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哈爾濱  >  哈爾濱
搜 索
哈市23萬戶將有新物業服務標准 分散小區以街區形式整合
2020-08-18 08:52:00 來源:生活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生活報8月18日訊 近日,《哈爾濱市關於加強改造後老舊小區物業管理工作指導意見》正式實施。17日,哈爾濱市住建委召開《指導意見》政策解讀新聞通報會。記者從會上了解到,今後,小區水電氣熱問題由水電氣熱專營單位直接負責;同時,根據各區實際情況,各區政府將制定老舊改造小區公共區域停車收費標准,實行小區停車收費管理。

  今年投資60億 改造老舊小區惠及23萬戶

  據統計,哈市2000年前建成的老舊小區達5600餘萬平方米,由於其建成時間早、規劃設計標准偏低、維護不足,加上房屋使用年限的增加,老舊小區普遍存在房屋本體破損、保溫性能差、供排水管線設施鏽蝕老化等問題。隨著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老舊小區配套設施不足,普遍存在車位不夠、綠化不足,以及缺少社區公共服務用房、安防監控、養老托幼助殘設施等問題,影響群眾居住的幸福指數。

  與此同時,受制於老舊小區較差的基礎條件,老舊小區物業服務質量差、物業收費率低、公共秩序亂、服務責任和邊界不清晰、業主缺乏與物業企業的協商及監督機制等問題,長期困擾和阻礙物業管理水平的提昇,也導致群眾滿意率低,物業企業運營艱難,形成惡性循環。

  為此,哈市緊抓國家加大對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支持力度契機,大規模實施老舊小區綜合改造工程。今年,全市計劃投資60億元,改造老舊小區1500萬平方米,受益群眾近23萬戶。

  每年測評物業服務滿意度 納入信用評價

  依據《意見》規定,原來較為分散的老舊小區,將以街區形式重新整合為具有一定規模的物業管理區域;並由社區居委會組織召開業主大會,按照業主意願,與物業服務企業重新簽訂物業合同,並到區物業主管部門備案。

  物業管理工作中一個突出矛盾就是業主意見難以集中有效表達,單個業主意見無法對物業企業形成制約,對物業企業的服務質量好壞也缺乏有代表性的評價,業主往往選擇拒交物業費。針對此類問題,《意見》要求,社區居民委員會每年都要開展物業服務滿意度測評工作,測評戶數不低於小區總戶數的50%,對於測評滿意度低於60%的,社區居民委員會可提議召開業主大會,決定是否解聘物業服務企業。同時結合下步即將開展的物業企業信用評價工作,將測評結果納入信用評價,利用市場機制實現物業企業的優勝劣汰。

  服務內容收費標准公示 禁止捆綁收費

  老舊小區建成年限長,物業服務標准多是從當年交付使用後逐年延續下來,服務標准低、服務內容少,很多小區甚至連衛生保潔都由街道辦事處承擔。《意見》配套制定了改造後老舊小區物業服務標准,同時提出完善服務公示制度,服務內容、收費標准、管理人員姓名及聯系電話等內容,均需在小區顯著位置公示,便於接受業主和社會監督。

  哈市目前執行的最低物業收費標准為每月每平方米0.6元,而老舊小區物業收費標准普遍在最低標准以下,有些仍維持在十幾年前的收費標准,每平方米僅有兩三毛錢。偏低的收費標准導致物業服務缺乏資金保障,直接導致服務質量低,低質服務又導致業主意見大,收費率低,進一步制約物業服務開展,形成惡性循環。

  《意見》此次在大幅提昇物業服務標准的同時,將物業服務收費標准調整至合理區間,實現質價相符,合理的利潤空間也有利於吸引優質企業加入,建立健康的市場競爭機制;同時,對於捆綁收費以及利用電梯、門禁等強制收費的亂象,也都規定了明確的禁止行為。

  改造後小區再有違建 物業要及時發現勸阻制止

  公共秩序混亂是老舊小區普遍存在的突出問題,亂堆亂放、私搭亂建、圈佔綠地、堵塞小區消防通道等違法違規行為時有發生。《意見》進一步明確了物業企業對公共秩序和公共環境的首要管理責任,要求企業建立日常巡查制度,對各類違法違規行為要及時發現並予以勸阻制止。

  對於拒不聽從勸阻和制止的,物業應及時書面報告街道辦事處或相應執法部門予以查處,並提供相關證據,配合做好後續執法工作。物業要將各類違法違規行為制止在萌芽階段,堅決防止改造後老舊小區各類違法違規行為的反彈,有效保護改造成果。

  《意見》要求改造後老舊小區的公共區域停車,實行收費管理。收取的停車費用,除用於日常管理費用支出外,結餘部分應單獨立賬管理,用於本小區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的維修養護。

  《意見》還要求,物業管理區域內,供水、排水、供電、燃氣、供熱、通訊、有線電視等專營單位應當管護到相應公共設施的終端,並向終端用戶收取相關費用。

責任編輯:彭佳麗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