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8月20日訊 三江閩粵會館原址外貌。三江閩粵會館,建於民國時期,折衷主義風格。建築位於道外歷史文化街區內,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對塑造街區風貌具有積極意義。
在哈爾濱市政府公布的第五批歷史建築名錄中,坐落在道外歷史文化街區內的三江閩粵會館引起了人們的關注。作為哈爾濱市現存的老會館之一,三江閩粵會館不僅代表了民國時期哈爾濱建築的特點,還見證了哈爾濱初建時的一段故事。

沈寂近半個世紀的老會館
近日,記者來到深藏在道外區靖宇街313號的三江閩粵會館原址。由於靖宇街周邊進行改造,兩層高的建築已經空置,但從整體外貌上還能看出當年的建築風格,十餘根帶有歷史感的明柱貫穿整個建築頂部,每個木窗周圍都裝飾著白色石膏,朴素大方。
據哈爾濱市文物管理站工作人員介紹,三江閩粵會館建於民國時期,作為浙江、江蘇、江西、福建、廣東等地人的哈爾濱同鄉會,繁榮商業、扶弱濟貧,曾名噪一時。居住在附近的王雅珍老人告訴記者,這裡的老住戶都稱這是『三江會館』。建國後作為民政部門的結婚禮堂,慶典不斷,再後來成了聾啞人活動中心,上世紀七十年代後期會館被改造成民宅,使用至今。

三江閩粵會館外立面。
兼容並蓄的建築風格
三江閩粵會館的外立面雖然帶有明顯的歐式風,但『裡子』還是中式的,王雅珍老人回憶說,以前老會館的一層是中式禮堂,四周的陳設都帶有中式特點,但隨著後期改造,一層前部的明廊都被砌上了磚牆,看不出昔日的樣子了。
哈爾濱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相關人士介紹,道外歷史文化街區存有很多民國時期的歷史建築,大多由中國人設計建造,他們選擇歐式的建築風格,加入了中國元素,看似矛盾卻不違和,成就了民國時期哈爾濱獨有的建築風貌。
據《道外區志》記載,新中國成立前,很多民族資本家都在道外區居住。『這些民族資本家從小受到傳統文化的教育,但身處哈爾濱這樣一個城市,受到西方時尚的衝擊,所以在建造住宅的時候,就形成了中西合璧的風格。』相關人士說。
曾是哈爾濱早期商會代表
1905年,哈爾濱開埠通商後,國際化程度逐漸提高,民族商人實力大大增強。大量遷入的外來人口帶動了哈爾濱經濟的發展。
據史料記載,在中外商戰中,政府倡導發展民族工商業,並積極扶植商會。當時,哈爾濱存在兩種不同的同鄉會館文化形態。第一類是以山東、河北商人為主體的山東會館、直隸同鄉會等。第二類就是南方在哈經商為主的,旨在維系同鄉友誼的三江閩粵會館。
民國前期,哈爾濱早期商會在多個領域都作出了重大貢獻。如『五四』運動爆發後,很多商會團體都紛紛支持工人和學生的愛國運動,同時開展賑濟災民等慈善活動。
據哈市文管站工作人員介紹,哈爾濱歷史上有記載的會館基本都已消亡,如山東會館等。三江閩粵會館作為哈爾濱早期商會代表,見證了當年哈爾濱商業的輝煌和城市包容的胸懷,希望在今後的街區改造中能被較好地修繕與保護。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雙城區中小學生綜合實踐學校揭牌2021/10/14
- 湖南衛視AI主持人亮相2021/10/04
- 足協:將禁止武漢隊注冊新球員 怎麼回事?2021/09/27
- 齊齊哈爾市碾子山區: 『小』城市打造志願
- 張慶偉:持續提昇管理保護質量和水平 努力
- 哈爾濱市建立經營業戶誠信管理機制 3次違
- @高考生!多所駐慶高校招生計劃和方案已提
- 高考期間大慶天氣『和風陣雨』 最高氣溫29
- 大慶孤兒保障再昇級 最新政策走在全國前列
- 哈爾濱機場第二通道 迎賓路高架橋施工忙
- 首批"提速辦"事項清單公布 失業登記3個工作
- 內蒙古新增本土確診病例1例 二連浩特全員核酸檢測
- 神舟十三號發射時間定了! 三人乘組名單
- 2022年度國考即將報名 計劃招錄3.12萬人
- 國家統計局:9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0.7%
- 多國聯軍打死108名也門胡塞武裝人員
- 美國加州阿裡薩山火持續蔓延 附近居民開始疏散
- 挪威男子持弓箭射向路人已致5人死亡2人受傷
- 法國官方敦促民眾在明年夏季之前仍須對疫情保持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