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哈爾濱  >  哈爾濱
搜 索
新春收獲季 鮮菜俏四方
2022-02-24 10:10:00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韓波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日報2月24日訊 正是早春餐桌上最受歡迎單品婆婆丁的旺銷季,五常市半截河子村村民滿清富心情很好,自家庭院棚室裡的婆婆丁長勢喜人,他從早忙到晚一點兒不覺得累。『今年價格好,春節一上市,一斤就賣到16元。哈爾濱市區、吉林榆樹等很多地方,吃的都是半截河子村的婆婆丁!』滿清富興奮地對記者說。

  滿清富家的庭院裡,兩棟溫室大棚綠意盎然,雖然總面積不過330平方米,但婆婆丁、油豆角、山河白黃瓜一茬茬種下來,每平方米的收益,就能接近百元。『全程綠色種植,不用化肥農藥,只施用農家肥,不僅價錢好,而且從來不愁賣!』滿清富告訴記者。

  在五常市杜家鎮半截河子村,和滿清富一樣新春迎來收獲季的村民有300多戶。半截河子村坐落在通往國家森林公園鳳凰山的必經之地,1211省道從村中穿過。因交通便利,近幾年突出『一村一品』,發力『菜園革命』,成為棚室蔬菜生產專業村。別具特色的是,半截河子村的溫室大棚,就建在各家各戶的房前屋後。多年來專注綠色種植,叫響了『半截河子』品牌。如今,婆婆丁、油豆角、山河白黃瓜遠近聞名,賣上了好價錢。

  『村裡的蔬菜經紀人每天按照各地訂單數量,到各家各戶「約菜」,一個經紀人一天能賣出一兩千斤。』半截河子村黨總支書記楊德江告訴記者,亮出綠色品牌,形成規模化種植,通過蔬菜經紀人,半截河子村的蔬菜遠銷到臨近省市及哈市主要城區,供不應求。

  突出綠色蔬菜種植優勢,半截河子村組織農民不斷擴大棚室菜產業,提高蔬菜品質,打造特色主導產業,增加農民收入。目前,全村有棚室菜面積30萬平方米(450畝),一年種兩茬,年收入近3000萬元。2021年,村裡成立了半截河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統一組織生產銷售村民生產的農產品,傾力拓展品牌蔬菜的市場影響力,拓寬銷售渠道。

  綠色品牌叫響,菜農共同受益。在村民孫振武家的大棚內記者看到,棚內鮮菜已銷售過半。『婆婆丁去年7月撒籽,今年元旦春節期間就上市了。現在大棚油豆角和白黃瓜正在生長期,三月下旬就能嘗「鮮」,一直可以賣到6月末。』孫振武說,家中棚室面積600多平方米,一季婆婆丁,賺上10萬元沒問題。

  在半截河子村,種菜的收入,有個特別的算法,就是土地按平方米算收益。村民滿清彥告訴記者,家裡的地不多,幾年前就流轉給了五常市喬府大院農業有限公司,家裡房前屋後的庭院成了寸土寸金的棚室菜種植場地。『庭院內最大限度搭建起溫室大棚,覆蓋不了的地方,也都種滿陸地蔬菜。棚室菜一年兩季,每平方米可以收入近百元。』滿清彥說。

  楊德江告訴記者,半截河子村人多地少,土地流轉給水稻種植龍頭企業,解放了農村勞動力。村民有的外出務工,有的在龍頭企業當工人或者打零工,人均收入快速提高。打工之餘,村民在家裡的庭院種植蔬菜,綠色蔬菜質量好,反季上市賣價高。村民珍惜每一寸土地,就連村路兩旁的窄小空間都扣上地膜種蔬菜,增收致富的勁頭越來越高。『全村收入超億元,村民在城裡買樓房382套,私家車有269輛,生活有奔頭!』楊德江說。

  發力推進鄉村振興,目前,半截河子村正傾力打造集旅游、采摘、住宿為一體的鄉村旅游項目及觀光農業示范項目,推進村級蔬菜采摘基地建設,同時加快發展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推進綠色蔬菜規模化、集約化、產業化,做強『一村一品』。

責任編輯:趙研均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