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哈爾濱  >  哈爾濱
搜 索
哈爾濱新區7年蝶變寫擔當
2022-12-16 10:27:13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薛婧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自貿試驗區哈爾濱片區大門。 (哈爾濱新區提供)

  哈爾濱新區數字經濟產業園。黑龍江日報記者張春雷攝

  傍晚的陽明灘大橋瑰麗壯觀。哈爾濱新區提供

  蓬勃發展的哈爾濱新區。哈爾濱新區提供

  

  黑龍江日報12月16日訊 七年,勇立潮頭,奔競不息!

  時序輪替中,記錄了奮進者的姿態;歷史坐標上,鐫刻著耕耘者的豪邁。

  2015年12月16日,隨著國務院批復,第16個國家級新區——哈爾濱新區,承載著國家賦予的『三區一極』戰略定位,肩負省市重托,開啟了逐夢新征程的出發。

  梯次推進各類改革創新項目667項,高新技術企業超過1000家,研發投入佔GDP比重提昇至3%,累計推進省市重點產業項目200餘個,完成投資近800億元,7個世界500強企業投資新區,9個超百億元項目落地開工……這些數字,只是一個個坐標點,勾勒出哈爾濱新區七年間的成長。

  《黑龍江省哈爾濱新區條例》《哈爾濱新區總體規劃》相繼出臺;省市直各部門紛紛出臺新政、下放事權,選派乾部支持支援新區。七年來,省市全力支持新區高質量發展的態度鮮明、決心堅定。

  『一江居中、南北互動、兩岸繁榮』,哈爾濱新區錨定發展定位,扛起『引領龍江改革開放』『重構哈爾濱城市架構』『重塑哈爾濱產業結構』的三大使命。七年來,哈爾濱新區以奮斗姿態,凝聚起『捨我其誰、用我必達、踔厲奮發、不負韶華』的新區精神。

  在黨的二十大精神鼓舞下,站在『六區疊加、雙自聯動』的全新歷史機遇期,如今的哈爾濱新區,拔地而起的是一座宜居宜業宜游的現代化新城、高新技術產業創新高地、向北開放前沿。復制深圳,對標浦東,哈爾濱新區在領跑之路上勇毅前行。

  七年引新聚優產業興區

  匯聚科創『芯力量』點燃發展新引擎

  工大智研作為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核心建設單位,經過一年多發展,取得多個成效,並成為『智能農場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的牽頭建設單位;空間環境地面模擬裝置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已完成工程建設,正在申報國家驗收,該項目是東北三省首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是我國展開太空實驗的重要依托;打破國外壟斷,讓『超高鈦』貼上『中國制造』標簽的博瑞創富發展迅速;哈工大衛星激光通信打通衛星激光通信『天路』,不斷跨越新高度……眾多在各自領域獨佔鰲頭的高科技項目落地新區,匯聚起新區科創『芯』力量,點燃發展新引擎。

  七年來,哈爾濱新區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累計推進省市重點產業項目200餘個,完成投資近800億元,打造形成了高端裝備制造、新一代電子信息技術、現代生物醫藥、綠色食品、金融服務5個百億級產業集群;新引進產業項目400餘個,協議引資額超過5000億元,7個世界500強企業紮根新區,9個超百億元項目落地開工。

  在產業項目的強勢帶動下,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7.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16%,累計投資總量躍過千億元;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已成為哈爾濱市稅收規模最大的經濟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連續七年在全市名列前茅;企業經濟效益不斷向好,主要經濟指標增速持續領跑全市全省,多項指標增速在19個國家級新區中晉位提昇,對省市振興發展的帶動作用、對周邊區域的輻射作用日益凸顯。

  七年先行先試敢闖勇創

  老工業基地轉型發展示范案例亮點頻出

  秒批、承諾即開工、承諾代證、無感續證、跨境發證……一系列先行先試的改革創新,讓『便利』成為新區代名詞。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高地的持續努力,換來市場主體的極大認同,七年間新增市場主體62438戶,僅今年上半年新增市場主體同比增長20.3%。

  七年來,哈爾濱新區始終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改革不斷走深走實,創新能力和效率進一步提昇。

  連續推出667項改革創新舉措,包括國家級、省級改革試點30餘項,獲評『全省百佳優秀改革案例』15項,『共享即懲戒』入選全省優化營商環境十大案例,深哈『飛地經濟』模式等3項改革舉措得到中央深改辦高度認可。

  改革觸及了『靈魂』,也激活了『肌體』。高新技術企業超過1000家;研發投入佔GDP比重提昇至3%,派斯菲科、哈船導航等中小企業入選全省首批『專精特新』,聖泰藥業、樂普實業等企業入選國家級『小巨人』,安天科技被權威機構評為『獨角獸』,新光光電成為東三省首批科創板上市企業,獲批第二批『科創中國』試點城市;相比於新區建立之初,三次產業比已由0.9:58.6:40.5調整為0.6:37.2:61.2,完成了創新驅動的『原始積累』,在轉型發展中實現了『華麗轉身』。

  七年蹄疾步穩靶向發力

  對外全面合作重要承載區功能顯著提昇

  七年來,哈爾濱新區始終堅持推動以對俄合作為主的全方位對外開放,主動融入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自貿試驗片區成功獲批,新增外貿企業超過500家,哈電國際、哈俄班列、俄運通等外貿龍頭企業快速發展,帶動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105%、對俄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151%;中俄合作產業園、中俄跨境金融服務中心、對俄農產品交易中心、對俄科技成果轉化基地等平臺項目先後落戶,對俄招商代表處和離岸孵化基地分別在莫斯科及格林伍德掛牌,對俄合作的產業鏈、物流鏈、金融鏈和科創鏈全面打通。

  新區對俄合作區域已由毗鄰的遠東地區延伸到俄羅斯中部和歐洲部分,對俄合作領域由初級商品貿易延伸到科技合作、物流運輸、農產品深加工、先進制造等多個新興領域。

  七年篤行不怠提檔昇級

  國際特色文化旅游聚集區建設展露風采

  提檔昇級『旅游+』業態,打造文體活動15分鍾服務圈,運行『哈新區、聽風景』智慧旅游系統,舉辦吸引1500萬中外游客關注的『新區冬季旅游推進會』,舉辦輪滑世界杯、開江節美食周、黑龍江冰雪非遺節、體育舞蹈(標准舞)國際公開賽等精彩紛呈的體育賽事和文旅節慶活動……七年來,哈爾濱新區文旅產業逐年提檔昇級,文旅項目集聚,業態不斷推陳出新,服務質量顯著提昇,品牌形象日益彰顯。

  目前,哈爾濱新區擁有3A級以上

  景區8個,旅游產業包括以冰雪大世界為主的冰雪游、以太陽島國家濕地公園為主的生態游、以融創文旅城為主的都市休閑游、以太陽島俄羅斯藝術展館為主的歐陸風情游四大產業。

  七年來,新增城區綠地面積456.3萬平方米、綠地率達42%;新治理河湖水系12條(段)、藍綠比達30%。恢復濕地781.8萬平方米、草原25.6萬平方米,新增國家3A級以上景區3家,獲評國家級濕地公園2座,空氣質量始終保持在國家二級標准以上。

  七年以人為本補齊短板

  宜居宜業宜游現代化新城托舉民生幸福

  七年來,哈爾濱新區用『釘釘子』精神,大力補齊民生短板,讓民生有『厚度』,民心有『溫度』。

  累計投入基礎設施配套資金280.8億元,新增道路134條段、129.4公裡,路網密度提高到6千米/每平方公裡,建成區面積擴大10平方公裡;61條公交線路讓江南江北脈動相連,地鐵2號線讓江南江北3分鍾速達。撬動國有企業和社會資本投資千億元。

  財政對民生投入累計達236.3億元;開發就業崗位5.2萬餘個,安置就業4.5萬人次,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五年工程』圓滿收官,118件惠民實事如期兌現,脫貧攻堅任務提前一年完成。

  啟動新建、改擴建學校17所,新增公辦幼兒園12所,引進6所優質名校入駐,提供優質學位近4萬個,吸引名師、名校長、名校畢業生734人來新區從教,基礎教育生源年均增長8%以上;二級以上醫院達到10所,全區各類醫療機構增至286家。一次性引進3家三甲醫院。

  宜居宜業宜游的新環境,吸引大量人口流入新區。到目前,新區江北一體發展區共有常住人口79.1萬,比獲批之初增長55.5%。

  新征程 新起點 新目標

  『加快打造全省乃至東北地區最具活力的增長極、最具特色的對外開放平臺、最具潛力的創新高地、最具優勢的轉型發展引擎,努力實現「GDP達到千億級、財政收入達到百億級」的發展目標,推動發展質量、公共服務、城鄉環境、治理水平、生活品質全方位提昇,實現產城、城鄉、文旅、校地深度融合發展,著力在創新引領發展、全面深化改革、打造產業新生態、更高水平對外開放、區域協調發展、新型城鎮化建設、城區品質提昇、民生福祉改善、社會綜合治理、新區品牌塑造等方面「率先實現新突破」。力爭到2035年,一座宜業宜居宜游、充滿活力、令人向往的現代化國際化生態化新區,崛起於松江之濱,連接起兩岸繁華,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大局中展現更大作為! 』這是松北區第五次黨代會確定的哈爾濱新區新的五年目標。

  努力在建設『六個龍江』和打造『七大都市』中作貢獻,志在領航未來的哈爾濱新區,正在凝心聚力,錨定目標,為龍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區力量。

責任編輯:趙研均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