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哈爾濱  >  賓縣
搜 索
賓縣寒地小龍蝦 走出漁業特色路
2023-10-12 10:22:30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張可新 劉婧婧 白雲峰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寒地蝦宴。

寒地小龍蝦養殖。

  寒地蝦宴打造『舌尖上』的賓縣

  寒地蝦宴,醉美賓縣。9月中旬,賓縣舉辦了為期3天的首屆寒地小龍蝦美食節。美食節現場人民體育場人潮湧動,熱氣騰騰的小龍蝦出鍋,香氣四溢,有麻辣、蒜香、十三香、香脆乾煸四種口味。香氣引來眾多顧客,上百斤的一大桌『蝦宴』瞬間被搶購一空。

  一個城市的『味道』,最接地氣的便是城市的『煙火氣』。賓縣以美味鮮香的寒地小龍蝦為媒,讓市民和來賓們享受到了味覺的饕餮盛宴。

  開幕式上,省水產技術推廣總站為賓縣水產總站試驗基地授牌『黑龍江省寒地小龍蝦擴繁基地』,江蘇盱眙龍蝦創業學院授牌賓縣水產總站試驗基地為『黑龍江省寒地小龍蝦養殖產學研試驗基地』。

  賓縣副縣長何洪千在現場表示,賓縣舉辦首屆寒地小龍蝦美食節,既是對龍江漁業振興事業的延伸,又是全面宣傳展示賓縣美食美景、豐富百姓餐桌的積極探索,更是推進漁業轉型昇級、助力鄉村振興的大膽嘗試。賓縣將以此為契機,繼續挖掘寒地小龍蝦發展潛力,打造集美食餐飲、休閑觀光、農事體驗、科普教育於一體的休閑漁業品牌,讓市民和游客體會美食中的意趣,愛上『舌尖上』的賓縣。

  『網紅產品』成就小龍蝦大產業

  近年來,賓縣全力響應省委省政府關於龍江漁業振興的發展部署,大力開展寒地小龍蝦示范養殖,走產業融合發展之路,成果喜人。把小龍蝦打造成大產業,賓縣寒地小龍蝦一舉成為新晉特色『網紅產品』。

  賓縣水產技術推廣總站站長劉廣成向記者介紹,通過開展寒地小龍蝦池塘養殖和蝦稻綜合種養試驗示范,推動漁業發展向特色養殖要效益,進一步挖掘漁業新的經濟增長點。

  劉廣成說,今年賓縣通過聘請專家、實地學習等方式,利用二龍山旅游區池塘進行寒地小龍蝦池塘養殖試驗示范,在13畝水面進行了小龍蝦養殖試驗示范,5月和6月分兩批投放苗種3萬尾,8月初小龍蝦成功上市。8月在智慧龍江產業大會上對賓縣小龍蝦進行了推介,並在評比中以省內單體最大1.5兩奪冠。賓縣小龍蝦被哈市大潤發超市、中央大街海峽聯盟『好食多』商場訂購,批發價格每斤達30到45元。

  據悉,下一步賓縣寒地小龍蝦產業發展將從三個方面發力。在養殖面積上發力,爭取兩三年內小龍蝦養殖面積形成規模,用一產促進農民增收致富;在養殖技術提昇上發力,與研發企業合作建設種苗繁育基地,實現小龍蝦種苗繁育精養等方面技術再提昇;在三產融合上發力,通過市場主體在小龍蝦產品加工和流通上實現三產融合發展。

  特色漁業鋪展『金光大道』

  記者采訪了解到,賓縣現有水產養殖面積4.3萬畝,其中池塘0.9萬畝、水庫2.2萬畝、湖泊1.2萬畝。2022年水產品總產量9791噸,其中養殖水產品產量9014噸,捕撈777噸。賓縣依托漁業資源稟賦,以『推廣冷水魚,做大品牌魚、增殖生態魚』為發展目標,在穩定養殖水域面積的基礎上向高質量發展要效益,打造特色品牌,提高優質魚佔比,增加漁業產值,走低碳、環保、綠色、健康種養結合的特色漁業之路。

  依托資源優勢,抓好中小型水面的生態養殖。著重抓好二龍山水庫、大同水庫、前進水庫等2萬餘畝中小型水庫的生態養殖工作。推廣地方特色魚類養殖,主養鰱?魚、鯉魚、草魚、鯽魚等地方特色魚類,打造『二龍湖魚』地方特色品牌。

  依托自然泡泊優勢,探索名特優新品種養殖。在沿江鄉鎮鼓勵養殖戶探索引進興凱湖大白魚、松花江鱖魚等肉食類名特優品種進行主養,達到利用生態資源提高經濟效益的效果。

  依托精養池塘優勢,發展名特優新品種馴化養殖。鼓勵養殖戶在名特優品種養殖上調整結構,進一步向高質量精養要效益。

  依托旅游資源,打造二龍山冷水漁業示范區。利用二龍山旅游區,打造旅游區冷水魚示范區,豐富旅游水產品,以點帶面推動冷水漁業發展。1號池塘22畝,規劃打造名特優冷水漁業示范區,混養大白魚和鱘魚(鱘龍1號),套養柳根,結合旅游打造特色水產品。2號池塘13畝,規劃打造小龍蝦養殖示范區,計劃養殖小龍蝦,試驗發展地方特色養殖,為全縣小龍蝦特色養殖技術推廣起到拉動作用。3號池6畝,規劃打造蟹苗培育實驗區,預計投放30萬只大眼幼體蟹苗,明年長成扣蟹,為挖掘漁業發展新的經濟增長點奠定基礎。

責任編輯:趙研均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