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過後,以往被視為農業廢棄物的秸稈成了搶手的『寶貝』。一根根秸稈在科技加持下獲得『重生』,變身為包裝行業所需的纖維紙漿、一次性餐具及農業生產大量使用的全生物降解地膜、育秧基質、微生物有機肥。
『不夠賣,只能以產定銷。』讓人頭疼的秸稈,在黑龍江省秸樂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簡稱秸樂公司)不僅身價飆昇,還成了搶手貨。
拿下超1萬畝秸稈纖維基地膜訂單,4500畝秸稈液微生物液體肥訂單,秸稈纖維素以產定銷……年初至今,秸樂公司的秸稈產品銷路廣、勁頭足。
秸稈變身纖維素 身價飆昇
一車車滿載著黃澄澄秸稈的大卡車從田間直奔秸樂公司,它們將在這裡開啟變身之旅。
在秸樂公司生產廠區,稻草秸稈首先進入粉碎和篩分程序。秸稈莖基部、穗粒部和水稻葉片用於有機肥和基質土的生產;纖維含量豐富的莖稈,經過搓絲機反復揉搓及功能菌群浸漬,腐解其中木質素及半纖維素,然後通過磋、磨、擠、洗等物理加工,被制備成秸稈纖維素。
『這些秸稈纖維素主要是供應造紙、紙漿模塑等企業,進行進一步深加工。』秸樂公司技術員賴春林指著堆成小山的秸稈纖維素對記者說。

秸稈纖維素裝車
以前秸稈資源化利用,是想方設法把輸送養料的秸稈莖『漚爛』,秸樂卻反其道而行之。2016年至今,秸樂公司科研團隊先後投入7000餘萬元用於研發生物技術的清潔制漿生產工藝,目前已形成以生物分解為主、配合各種物理破解與機械破解交叉組合的復合工藝。秸樂公司董事長王宏以制作草漿為例說,生物制漿法每生產一噸乾草漿的成本僅為1500元,化學制漿法每噸要4500元。王宏給記者算了一筆經濟賬:3噸秸稈出1噸紙漿和1噸肥;1噸紙漿賣1500元,1噸肥賣200元。生物制漿不僅節省了大量的治污費用,生產成本也大大低於傳統化學制漿工藝。
五常市龍鳳玉地家庭農場理事長石碩便是秸稈綜合利用的受益者。自2019年開始,石碩把自家的秸稈賣給秸樂公司,同時購買秸樂公司生產的有機肥。『一畝地用100公斤左右有機肥,也就幾十塊錢。3畝地出1噸秸稈,能賣到240塊錢,去除人工費、雜費,及自用有機肥錢,每畝地還能剩30元左右。』
從土壤中來 到土壤中去
要想收成好,地膜是個寶。然而,隨著地膜使用范圍擴大,給農村地區帶來了『白色污染』。如何解決這一問題?秸樂公司與東北農業大學工程學院聯手合作攻關,成功研發了秸稈纖維基地膜,用來替代常用的塑料地膜。
『秸稈纖維基地膜是真正意義上的全生物降解地膜,它不含塑料或樹脂等物質。該地膜不透光,雜草的種子在地膜以下萌發後無法進行光合作用,慢慢就死了。』賴春林說,傳統的塑料地膜殘留難以降解,在自然狀態下可在土壤中存留200年以上,給農業生產和環境帶來一系列危害。秸稈纖維基地膜利用生物降解原理,在水田裡60天左右、旱田120天左右可完全降解,實現了從土地中來,到土地中去,徹底解決了『白色污染』問題。

覆秸稈纖維基地膜
時針撥回至2019年,秸稈纖維基地膜剛研發出來時,研發團隊興奮之餘,為市場開拓犯了難。王宏覺得好東西不愁賣,只要樹立好口碑。雖然王宏把紙膜可降解還田、不用農藥、不用除草劑等優點向鄉親們講得很清楚,但大家認為王宏在忽悠他們。最後,王宏承諾,如果水稻達不到預期生長效果,她全額賠償損失。這樣,纔有農戶嘗試使用該地膜,並在稻田裡立下牌子,准備秋後『算賬』。
好不好,數據來說話。賴春林說,在五常市農村,每畝水稻人工除草需要三遍,使用纖維基地膜可免去人工除草、節省化肥、減少農藥,經過測算,節水、節肥達到30%左右。在國外,可降解地膜賣到3.5萬元/噸,秸樂公司的秸稈纖維基地膜只需6000元/噸,折合一畝地僅需300元,大大減輕了農民負擔。
連續試驗3年多,參與的農戶逐年增多,試驗田不斷擴大,滿意度在不斷提昇。現在,我省的很多水稻種植戶都開始使用該地膜,產品銷往湖北、湖南、江蘇、海南、廣東等10餘個省份。
生物技術賦能 秸稈高值化利用
如何讓秸稈『吃乾榨淨』,帶動農業循環經濟快速發展?秸樂公司持續在秸稈上大做『文章』。
秸稈全身都是『寶』,秸樂公司與科研院所合作,不斷探尋這個不竭『寶藏』。3年前,秸樂公司與省農業科學院畜牧研究所共同研發秸稈液。『之前賣給造紙廠的秸稈纖維素濕度為45%,經過技術加工,現在已降到30%,其中富餘的15%液體經過生物技術賦能,變成秸稈液,成為液態肥,可以直接噴灑到田裡。』王宏說,經過3年示范推廣,今年年初,公司接了一筆4500畝地的訂單。

查看離地秸稈情況
農業部有機種養實驗室(北方)研究員、省農科院研究員馮艷忠這樣評價秸樂公司秸稈液微生物液體肥料:『秸稈液微生物液體肥料含有大量微生物和糖類、腐殖質等有機質,有利於改善土壤的團粒結構,改良土壤,融磷解鉀,提高土壤肥力。』
酒香不怕巷子深。今年,我省及吉林、遼寧等地種植戶紛紛慕名而來,尋求合作。目前,秸樂公司已與吉林省松原市達成合作意向,在松原進行秸稈液微生物液體肥示范應用。
走進秸樂公司的產品陳列室,秸稈制作的纖維基地膜紙、餐盤、紙杯、花盆、鞋楦、桌椅子等,讓人目不暇接。『這些精巧的物件如棄之不用,扔到地裡,風吹雨淋,一個月便腐爛如泥,變成有機肥料,回歸土地。』王宏介紹。

探討
通過近五年的產品研發昇級、推廣、應用,秸樂公司實現了農作物秸稈利用『五化』,即秸稈肥料化、飼料化、基料化、原料化、燃料化,利用稻草生產的纖維基地膜、育苗袋、育秧缽、育秧基質板、秸稈萃取液等產品用到水稻種植全過程,構建起秸稈全元素產品鏈,創造了保護黑土地的『秸樂模式』。
『綜合計算來看,每噸秸稈可實現產值1300元左右,利潤可達600元以上。目前,秸樂公司有35萬噸秸稈處理能力,每年能生產10萬噸秸稈纖維素和10噸有機肥。』王宏表示,通過生物技術賦能,秸稈利用價值不斷提昇,工業上可以用於造紙、模塑產業,農業上可實現科學還田,有效提昇黑土地保護利用水平。基於生態文明建設的思想,秸樂公司將繼續聯合省農科院、哈工大技術團隊圍繞土壤改良、有機種植等方面開展合作,推動農業廢棄物有效利用,為當地生態循環農業發展助力。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冬季, 到哈爾濱來看雪2023/11/14
- 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山西方案』2023/03/10
- 今天是20220222正月二十二星期二 具體怎麼回事?2022/02/22
- 寒風中這一幕讓人感慨:這纔是青春的樣子!
- 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康泰糧庫經理孫光亮接
- 潮頭觀瀾?這座主媒體中心,如何打造冬奧記
- 親望親好 鄰望鄰好——中國同中亞五國建交3
- 強軍一席話?軍隊要能打仗 打勝仗
- 習近平向哈薩克斯坦總統托卡耶夫致口信
- 微視頻?逐夢冬奧
- 《改變中國的力量》之人民至上篇:美好生活
- 我國經濟總體回昇向好 高質量發展紮實推進
- 消費旺季到來,這些新趨勢讓人眼前一亮
- 秋冬季常見疾病如何用藥?國家藥監局發布提示
- 今年前三季度,中國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實現新突破
- 美軍一架黑鷹直昇機墜毀 機上5名特種兵身亡
- 荷蘭農場再度暴發禽流感疫情 逾6萬只家禽被撲殺
- 伊朗總統:應看清美國阻撓加沙停火的真面目
- 加拿大『時尚大亨』尼加德被判犯有性侵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