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哈爾濱  >  哈爾濱
搜 索
哈爾濱市疾控中心發布春節食品安全提醒:警惕亞硝酸鹽中毒
2024-02-18 10:26:52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黑龍江頻道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為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與身體健康,16日,哈爾濱市疾控中心發布春節期間食品安全提醒。

  什麼是亞硝酸鹽中毒?

  亞硝酸鹽中毒是指攝入亞硝酸鹽或其前提物質引起的中毒。亞硝酸鹽是一類無機化合物的總稱,通常為白色或淡黃色粉末或顆粒,味微咸,易溶於水,攝入0.3-0.5g即會引起中毒癥狀,1-3g會致死。亞硝酸鹽及其前體物質硝酸鹽廣泛存在於空氣、水和食物中,胃腸功能紊亂的人群攝入含量過高的食品可能會引起中毒,多見於兒童。同時,亞硝酸鹽也是國標中允許在肉制品加工中使用的食品添加劑,因此存在與食鹽、鹼面混淆而誤食的風險。

  亞硝酸鹽中毒的癥狀是什麼?

  亞硝酸鹽是一種氧化劑,經消化道吸收後,能使血紅蛋白轉化為高鐵血紅蛋白而失去攜氧能力,同時還能抑制正常血紅蛋白釋放氧,從而引起組織缺氧。中毒的特征性表現為口脣、指甲等皮膚、黏膜呈青紫色,一般在食用亞硝酸鹽1-3小時內發病,最短僅10-15分鍾,最長可達20小時。其他典型臨床表現還包括:神經系統癥狀如頭暈、頭部腫脹、耳鳴、黑朦、乏力、怕冷、手腳麻木等,嚴重者發生呼吸急促、抽搐、昏迷;胃腸道癥狀如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

  如何應對亞硝酸鹽中毒?

  1.立即前往具有專業資質的正規醫療機構進行有效地催吐、洗胃、導瀉。

  2.在醫生指導下應用特效解毒劑亞甲藍。

  3.使用昇壓藥物、呼吸機等對癥支持治療。

  生活中亞硝酸鹽來源和預防?

  1.謹慎購買熟肉制品和調味品。亞硝酸鹽為食品加工業中常見的發色劑和防腐劑,廣泛用於熟肉、肉灌腸、罐頭等動物性食品的加工。一般為白色粉末或顆粒,易與食鹽、面鹼等調味品混淆。

  建議不購買、不食用來歷不明或小作坊生產的即食熟肉或罐頭食品;不使用沒有標簽的調味品進行烹飪。亞硝酸鹽作為食品添加劑,需嚴格控制加工食品類別和用量,因此也不建議一般群眾購買亞硝酸鹽用來加工食品。

  2.蔬菜及時食用,切忌食用長期保存的剩菜。菠菜、大白菜、甘藍、韭菜、蘿卜、芹菜等常見蔬菜中含有大量硝酸鹽,若存放溫度過高,在硝酸鹽還原?作用下,硝酸鹽可轉化為亞硝酸鹽。

  3.家庭自制醃制蔬菜要慎重。醃制蔬菜的工藝或儲存方式不當也會引起細菌滋生並產生亞硝酸鹽,一般蔬菜在醃制8-14天後亞硝酸鹽含量達到高峰,20-30天後逐漸降低。

  4.避免將苦井水作為生活用水。部分地區地層中亞硝酸鹽含量較高,井水因此出現苦味,長期飲用苦井水或使用苦井水進行烹飪也極易引起亞硝酸鹽中毒。

  特殊風險提示

  春節期間,人員流動大、聚會活動密集是聚集性食源性疾病的高發時期。應發揚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不宜一次性購買、制作過量食品,避免因攝入長期保存的剩菜剩飯引起的腸源性亞硝酸鹽中毒。集體聚餐特別是農村宴席,要嚴格廚房人員管理,烹調須專人負責,不建議使用亞硝酸鹽加工食品,更換調味品前要仔細核對食品標簽,不使用沒有標識或來源不明的調味品,避免誤食誤用。

責任編輯:趙研均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