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哈爾濱  >  阿城區
搜 索
哈爾濱市阿城區:春潮湧動備耕忙 不負農時不負春
2025-04-24 15:58:00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4月24日訊(孫孟 記者 鄭通)人勤春來早,農忙正當時。當下,在阿城區的廣袤田野上,處處湧動著春耕備耕的熱潮。阿城區積極引導農民搶抓農時,開展農田翻耕、起壟、泡田、整地等備耕工作,為春播春種創造良好條件,一幅生機盎然的春耕備耕畫卷徐徐展開……

  『良機』助力,春耕跑出加速度。

  農機是春耕生產的『主力軍』。在金龍山鎮嶺西村,3臺大馬力聯合整地機正在耙地、起壟,機械化作業使土地迅速變得平整松軟,沈睡了一個冬天的土地盡情舒展『筋骨』,沐浴在春日的暖陽下,迎接又一個豐收年的到來。

  『李師傅,那邊還有一塊地沒耙呢,麻煩您抓緊過去耙一下,爭取今天把這些地塊都乾完。』鑫富成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王欣在田埂上忙著指揮農機駕駛員,不時停下腳步查看作業情況。『正常情況下,我們合作社的機車一天可以翻耕400多畝地,截至目前,在全區范圍內起壟作業面積達28600畝,預計4月下旬所有地塊都將達到待播狀態。』

  鑫富成是阿城區一家大型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目前,遍布在捨利、亞溝、楊樹、新利等街道田間地頭裡的都是這家合作社的大馬力拖拉機,每到農忙時節,24小時『歇人不歇機』,到處都可以看到這些大型機車忙碌作業的身影。

  『每年秋收後封凍前,我們就將適宜秋翻地塊的秸稈深松翻埋,第二年春天再進行耙平起壟鎮壓,深翻既可以改善耕層結構,達到地平、土碎、滅草、保?的作用,將農作物秸稈打碎深埋地下,促進其發酵腐熟,可以進一步提昇肥力,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提高作物單產,還能避免秸稈點燒,保護生態環境。』鑫富成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王欣說起深翻的好處來,頗有一番心得。

  阿什河街道平安村村民李廣輝把自家6畝多的土地委托給合作社管理,脫離土地耕種的他在合作社學習農用機械駕駛技能,現已成為名副其實的『車長』,賣糧和駕駛機車一年下來就有非常可觀的收入。他告訴記者,現在,每天駕駛馬力十足的大型機械穿梭往來於良田沃野中就是他的『理想生活』。像李光輝這樣的農民『車長』,在鑫富成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還有很多,土地規模經營和土地托管使他們告別傳統的耕種模式,從有限的土地中解放出來,在現代化農業發展的進程中大顯身手,實現收入的『雙豐收』。從『人拉肩扛』到全程機械化,從會種地到『慧』種地,現代農機裝備大有用武之地,科技助力傳統農業正在加速朝著智慧農業轉型。

  智慧農機進田間,農業生產『動力變革』的背後,是強農惠農政策的助力。阿城區農業農村局積極落實惠農補貼政策,強化惠農政策宣傳,組織多支技術骨乾小隊深入村屯,為農民提供現場指導和諮詢服務,助推了阿城區農業機械化加快向全程全面、高質高效、智能化、高端化方向發展。阿城農機總站負責人曲曉銳說:『在春耕備耕的關鍵時期,我們統籌調度全區農機資源,檢修各類農業機械9500臺,確保春耕生產期間農機調得出、用得上、效率高。』

  『良技』助力,單產提昇見成效。

  秧好一半禾,苗好七分收。苗全、苗齊、苗壯,是實現水稻穩產高產的基礎。今年,阿城區加大水稻缽體育苗擺栽技術的推廣力度,推動水稻生產能力顯著提昇。

  走進阿什河街道盛根水稻專業合作社的水稻育秧大棚,濃濃的稻香撲面而來,這裡采用缽體育苗擺栽技術的水稻秧苗已經達到兩葉一心,對比常規育秧,秧苗呈現出根壯、苗齊、苗綠的顯著特點。阿城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的技術人員侯松青告訴記者,『我們推廣運用的缽體育苗擺栽技術可以降低水稻播種數量,節約種植成本;稀植擺栽,不傷根,有效縮短緩苗期,能增加5至7天的生育期。采用這種育苗方法可提高水稻的抗倒伏能力,增加糧食產量,實現平均增產5%?8%。』

  『我們合作社采用新的育秧技術,引進新的育秧設備,育出的秧苗「體格健壯」,照目前這個長勢看,今年的畝產量一定會提昇。』盛根水稻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金鍾澤說。

  現在正是苗床管理的關鍵期,阿城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組織技術人員深入村屯查看秧苗長勢,為農戶提供苗床管理技術指導。『今年,我們早謀劃、早安排、早落實,堅持技術下沈、服務到田,幫助農戶解決農業生產過程中遇到的技術難題。截至目前,已舉辦各類培訓40期,培訓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科技示范戶5000餘人次,實現了技術精准進村入戶,為農業減肥增效、水稻豐產豐收提供了技術保障。』阿城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蔣春龍說。

  『良種』助力,糧食安全有保障。

  今年,阿城區糧食作物播種面積共122.572萬畝,其中,水稻19.519萬畝,玉米98.416萬畝,大豆4.435萬畝。為確保春季農業生產有序推進,阿城區全力抓好春耕農資儲備調運、質量監管等工作,對全區范圍內的種子、農藥、肥料等農用物資的數量、品種和質量進行全面摸排,確保全區農資儲備充足,供應有序。

  『下一步,我們將全力以赴抓好春耕春管,推動良種、良機、良田、良技的廣泛應用,落實大面積單產提昇措施,確保各種作物全部播插在最佳豐產期,為全年糧食豐收打下堅實基礎。』阿城區農業農村局二級調研員肖志權說。

  新的耕耘已經開始,新的豐收正在孕育。在這片充滿希望的黑土地上,阿城區將以春耕為新起點,播下希望的種子,朝著實現全年糧食豐產、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目標穩步前進!

責任編輯:鄭通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