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代表團審議時指出,要全面深化改革,衝破束縛各方面創造活力的體制機制障礙。改革是推動發展的根本動力。中國能夠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靠的是改革。實現龍江全面振興發展,根本上還是要靠改革。貫徹落實總書記的重要要求,必須堅定不移地堅持改革。
習近平總書記去年7月在長春召開部分省區黨委主要負責同志座談會上就強調,『堅決破除體制機制障礙,形成一個同市場完全對接、充滿內在活力的體制機制,是推動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的治本之策。』總書記的話,可謂一語中的,直指體制機制的沈?老病。省委書記王憲魁也曾經多次說過,『我們講改革講了很多年,但是龍江的改革並沒有真正觸及深層次問題,體制性矛盾依舊突出。』經濟市場化程度低,經濟結構不合理,國企改革滯後,非公經濟不強,創新動力不足等等,龍江經濟發展存在各種問題的表象背後,根本上皆來自於體制機制方面的障礙。改革,必須牢牢抓住體制機制這個根本。
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總書記反復強調,要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積極發現和培育市場,進一步簡政放權,優化營商環境,從放活市場中找辦法、找臺階、找出路。市場決定資源配置是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必須遵循這條規律,著力解決市場體系不完善、政府乾預過多和監管不到位問題,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改革的突破口,就是簡政放權。過去的一年,我省在簡政放權上取得了一些效果,但還僅僅是開始。任何改革從本質上都是利益的重新調整、重新分割。優化發展環境,推進依法行政,開展行政權力清理,僅靠輕風細雨,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需要猛藥去?、重典治亂的決心和勇氣。
國企改革是經濟體制改革的重頭戲,也是改革的難點。『大力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堅決打好國有企業提質增效攻堅戰』,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已經昭示著國企改革將走向縱深。國企改革是個長期、艱難的探索過程。這些年來我省改革步伐從未停止,但是國有企業比重大、問題多、包袱重,在管理體制、運行機制和布局結構等方面還有許多不完善的地方,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改革殊非易事。只要我們堅定信心、凝聚共識,始終保持一往無前的攻堅精神、運籌帷幄的戰略定力,堅持以提質增效、轉型昇級為主線,以深化改革、強化創新為途徑,以完善監管、放權搞活為保障,就沒有翻不過的山、越不過的坎。
回望過去一年,我省工業經濟在小幅回昇中孕育出多點發力增勢。這個亮點雖然不大,但已經蘊含著噴薄欲出的勢頭。這是我省多年來堅持以產業增量調整結構的結果。結構性改革,也是一場攻堅戰。必須以供給側改革帶動產業結構調整,找准問題癥結,抓住要害所在,精准發力施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既要講究戰略,還要講求戰術。在戰略上,宏觀政策要穩、產業政策要准、微觀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實、社會政策要托底。在戰術上要抓住關鍵點,致力於打好殲滅戰,主要是抓好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杆、降成本、補短板『五大重點任務』。要按照省委的部署,在產業創新擴量上發力,在農業產業提質增效上發力,在激活國有經濟存量上發力,在發展非公經濟和縣域經濟上發力,在幫助企業降成本增效益上發力。
改革難,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後的全面深化改革更難。『千難萬難,只要重視就不難;大路小路,只有行動纔有出路。』總書記的話言猶在耳。我們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以知難而進的勇氣和戰勝困難的信心,全面深化改革,衝破束縛各方面創造活力的體制機制障礙,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活力源泉充分湧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