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哈爾濱  >  哈爾濱
搜 索
《政府工作報告》解讀:未來五年哈爾濱闖新路決勝全面小康
2017-01-25 08:29:55 來源:中國哈爾濱政府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今後五年

  到2020年,地區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6.5%左右。

  公共財政收入年均增長4.5%

  一個振奮人心的目標,就是一面萬眾以赴的旗幟。

  今後五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期,也是哈爾濱全面振興發展爬坡過坎的攻堅期。

  報告提出,今後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導思想是: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和即將召開的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特別是對我省兩次重要講話精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全面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五大規劃』『十大重點產業』『龍江絲路帶』等戰略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全面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奮力走出一條質量更高、效益更好、結構更優、優勢潛能得以充分釋放的全面振興發展新路子。

  今後五年的奮斗目標是:到2020年,地區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力爭今後五年,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6.5%左右,公共財政收入年均增長4.5%,經濟綜合實力和民主法治、文化發展、民生福祉、綠色發展水平顯著提高。

  今後五年,要重點做好五個方面工作:

  ——堅持創新發展理念,切實增強全面振興發展新動能。

  ——堅持協調發展理念,不斷提昇區域整體發展水平。

  ——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加快建設美麗生態宜居哈爾濱。

  ——堅持開放發展理念,著力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新格局。

  ——堅持共享發展理念,持續提昇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

  宏偉藍圖繪就,只有在『實乾至上、行動至上』中攻堅拔寨,在『馬上就辦、辦就辦好』中砥礪前行,纔能把美好的願景,變為城市的發展與進步,百姓的幸福與安康。

  創新發展

  高端裝備制造跨入千億級行列

  【報告看點】

  把振興發展的基點放在創新上,主動順應速度變化、結構優化、動能轉換新趨勢,突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線,紮實做好改造昇級『老字號』、深度開發『原字號』、培育壯大『新字號』三篇大文章,著重在工業擴量昇級、服務業提質增效、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等重點領域,實施一批牽動性產業項目和關鍵性改革措施,打造經濟增長新引擎。力爭用五年時間,使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貢獻率提高到65%以上,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比重大幅提昇,高端裝備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跨入千億級產業行列,汽車、民用航空、燃氣輪機、智能裝備及機器人、新材料及3D打印等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產業集群基本形成,經濟社會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明顯提高。

  【延伸解讀】

  -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制度創新。深化市校(所)科技合作,加快推動校(所)科技成果轉化『三權』制度改革,建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新制度、新機制。

  -增強科技創新有效供給。圍繞智能制造、能源裝備、生物產業、食品產業、高端石墨及先進復合材料等領域實施一批重點專項,加快培育轉化一批哈爾濱市有充足的技術供給優勢,國內市場有廣闊的需求空間的高新技術成果產業化項目,推動哈爾濱市產業轉型昇級。

  協調發展

  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到55%

  哈長城市群和哈爾濱都市圈實現互補聯動發展新格局

  【報告看點】

  積極搶抓哈長城市群發展機遇,適應城市化進程中出現的逆城市化新特征,統籌城鄉規劃建設和產業布局,有序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著重在完善城鎮綜合承載功能、推動農村轉移人口市民化、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等方面實現新突破。力爭用五年時間,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到55%。機場擴建、哈站改造、陽明灘北部聯絡線等重大區域聯通工程竣工投用,主城區與新城區及周邊衛星城交通網絡更加完善,巴木通方依區域一體化發展更趨緊密。哈長城市群和哈爾濱都市圈實現產業優勢互補、經濟互動共贏,區縣協同、產城融合、城鄉一體、區域聯動發展的新格局基本形成。

  【延伸解讀】

  -統籌空間和產業兩大布局。圍繞新區建設和老城區提檔昇級,通過合理布局城建項目,在城市建設的『主攻方向』上集中打『大戰役』,進一步增強新老城區交通聯系,加大地下空間的利用,實施地鐵、管廊、地下停車場的建設,控制二環以內的開發項目,引導人口、產業、行政部門有序向功能新區、產業園區集聚,服務產業項目繁榮發展,打造空間舒朗大氣、區域功能凸顯、配套設施完善的新格局。

  -統籌城市和鄉鎮兩大主題。立足於哈爾濱市大城市、大農村的特點,大力推進城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推進城鄉協調發展。在城市建設上發揮中心城市作用,加快鐵路和外延道路建設,提高在全省的輻射帶動能力,促進與衛星城市的聯系,打造1小時經濟圈,完善城市功能,強化公共服務資源要素服務保障水平,為市民提供宜居環境。在村鎮建設上紮實推進小城鎮和美麗鄉村建設,初步形成城鄉協調互補、鄉鎮組團發展的新局面。

  -統籌生態和特色兩大重點。著眼我市獨有的生態資源稟賦和歷史文化特色,著力在冰天雪地挖掘金山銀山,推進生態修復項目,打造綠色城市、花園城市、低碳城市;著力弘揚城市文化特色,以歷史建築、特色建築為依托,挖掘城市內涵和底蘊,彰顯獨具歐陸風情魅力的新形象。

  綠色發展

  建成區消除黑臭水體

  阿什河水質達到或優於五類標准

  【報告看點】

  深入實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重點在城鄉垃圾污水處理和環境綜合治理、冬季清潔取暖、綠色建築推廣、沿江景觀帶保護開發、發展循環經濟、企業達標排放等方面實施一批基礎性工程,強化生態損害責任追究,確保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力爭用五年時間,主城區基本淘汰分散燃煤小鍋爐,秸稈綜合利用率超過85%,城市環境空氣質量達標率達到80%以上,市區建成區基本消除黑臭水體,阿什河水質達到或優於五類標准,森林覆蓋率穩定在46%以上,單位生產總值用水量、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幅下降,讓哈爾濱的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空氣更清新。

  【延伸解讀】

  -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環境保護優化和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作用明顯,生態文明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到2017年底同比2015年細顆粒物(PM2.5)濃度年下降15%,重污染天數減少30%;到2018年年底同比2015年細顆粒物(PM2.5)濃度年下降25%,重污染天數減少50%。

  -松花江乾流哈爾濱段水質總體優良。城區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達到或優於Ⅲ類比例達93%左右,2017年底前市區建成區基本消除黑臭水體,到2018年,阿什河消除劣五類水體。到2020年年底,少陵河消除劣五類水體,地下水質量考核點位水質級別保持穩定,城區集中式飲用水水源達到或優於Ⅲ類比例達93%以上。

  開放發展

  暢通國際物流大通道

  對俄合作中心城市地位更加鞏固

  【報告看點】

  深度融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積極落實省『龍江絲路帶』建設部署,重點暢通航空、鐵路、公路等國際物流大通道,鞏固提昇哈爾濱新區、綜合保稅區、臨空經濟區、中以和中白產業園等平臺的產業集聚功能,引進建設一批支橕性強、外向度高的產業大項目,積極申建哈爾濱自貿區,全面推行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加快形成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力爭用五年時間,構建起面向俄羅斯和東北亞、承接歐美地區更加便捷的跨境運輸通道體系,加工貿易、服務貿易和跨境電子商務比重顯著提昇。將哈爾濱新區建設成為中俄全面合作重要承載區和東北地區體制最新、效率最高、功能最優的新增長極,使哈爾濱對俄合作中心城市地位更加鞏固、作用更加凸顯。

  【延伸解讀】

  -堅持科技引領、創新發展,全力打造結構優化、產業高端的新區。堅持把產業作為經濟工作的主旋律、跨越發展的主抓手,著力發揮科技創新潛能,優化創新創業生態,積極培育支橕未來發展的主導產業、特色產業和新興產業,挺起新區經濟發展的脊梁。

  共享發展

  二環內棚改基本完成

  奧體中心等重大文體設施建成投用

  【報告看點】

  始終秉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突出問題,進一步鞏固提昇文明城市創建成果,促進創業帶動就業,穩步提高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水平,堅決打贏精准脫貧攻堅戰。力爭用五年時間,實現城鎮新增就業51.5萬人以上,城鄉低保、最低工資、養老保險待遇等標准明顯提高,全面建立城鄉統一的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市圖書館、群眾藝術館和奧體中心等重大文體設施建成投用。二環以內及三環、四環周邊棚戶區改造基本完成。延壽、木蘭、巴彥3個貧困縣全部摘帽,現行標准下的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努力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

  【延伸解讀】

  -全力推進棚戶區改造。今後五年,進一步夯實棚戶區改造新機制,加快項目征收淨地,加大籌融資力度,推進貨幣化安置,集中力量對二環以內及三環、四環周邊棚戶區進行改造,完成棚戶改造4萬戶。

  -重點實施公共租賃住房保障。今後五年,不斷深化住房體制改革,以公共租賃住房為重點實施住房保障,繼續以實物和貨幣補貼相結合的方式,實行梯度保障。

  

責任編輯:連冬雪

【專題】聚焦兩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