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哈爾濱  >  哈爾濱
搜 索
『課後三點半』落地哈爾濱 助力冰城開拓素質教育發展新路徑
2017-03-18 19:28:00 來源:東北網  作者:王北北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3月17日訊(記者 王北北)如果說有這樣一場公益活動,現場為你講解腦科學與學習能力提昇,為你解讀為什麼同一個教師帶出來的學生成績不一樣?為什麼有的孩子學習好有的孩子卻很吃力?幫你打開家長以及孩子的『心結』,你一定義無反顧的選擇來到現場。17日,這樣一場關於中國兒童如何提高溝通力、解難力、創造力、自信心及好奇心的素質教育公益進校園活動在哈爾濱正式啟動。

活動現場。

  據悉『未來創課』和『課後三點半』——一套基於『創客』教育理念的素質課程進幼兒園和公校公益項目,將有效解決學生校園內外時段的學習、安全及創客素質教育內容短缺的多重問題。哪些公立園所、高端私立園或小學校第一批啟動?會議邀請哈爾濱所有公立園長、高端私立園長、小學校長、市區各大民辦教育機構一起見證。

活動現場。

  據介紹,在傳統公立學校,雖然創客教育一直被鼓勵和支持,但由於時間和師資的限制,創客教育無法進入到正常的課程計劃中去,再加上放學時間早,課後無法再進行更多安排,而家長也要被接送孩子的問題所困擾。今年兩會中陳寶生部長稱,『我在基層調研發現,孩子幼兒園、小學放學了怎麼接,成了家長們撓頭的事。父母在三四點鍾就得接孩子,沒法安心工作。因此,在全年的基礎上,我們打算分三步走。第一步,我們要求有條件的地方摸索試點。鼓勵各地摸索經驗,創立自己的品牌,解決自己的問題。第二,在此基礎上,教育部印發《關於做好中小學生課後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對此初步加以規范,提出實行彈性放學時間;第三,進一步完善相關政策,爭取盡快妥善解決大家都關心的問題。』陳寶生說,在具體操作方式上,一是通過『政府購買服務』『財政補貼』等方式給予適當補助;二是和家長建立談判機制,適當收取一些費用;三是不要把這段時間又變成上課時間,防止將課後服務變相成為集體教學或『補課』。陳部長的講話給出了目前幼兒園、中小學在放學後階段的教育空缺及多數雙職工家長在孩子基礎教育階段無力接送照顧孩子的現實解決辦法,而這一系列解決方案也能有效的填補中小學生創客教育的短板,可謂一舉多得。

活動現場。

  為響應國家解決基礎教育階段放學後的安全隱患及創客教育缺失等問題的號召,為促進哈爾濱地區的素質教育進一步發展,『課後三點半』素質課程進校園公益項目(以下簡稱『課後三點半』)和『未來創課』素質課程進幼兒園公益項目(以下簡稱『未來創課』)進駐哈爾濱!『課後三點半』和『未來創課』是由共青團中央網絡影視中心未來網提出倡議,一米智聯提供技術支持,共同打造的素質創客教育選課、學習平臺。

活動現場。

  據悉,該平臺致力於將社會優質教育資源引入公立學校和幼兒園。該平臺選擇了國內外都保持高關注度的創客課程,包括XYZ 3D打印課程、CodeMonkey兒童編程課程、Game Zone桌游課程、METAS智能拼插課程、HELLO編程等創客STEAM課程,並讓學生免費學習。近期又有3-15歲兒童注意力訓練的系列課程注入,我們中國式教育太過於重視知識的灌輸,忽略了能力的培養。研發了一套適合我國兒童教育發展特點的訓練體系,針對兒童專注力進行訓練實踐,結合引進臺灣和德國的先進技術,通過先天、後天測評、量身定制系列內容,同時幫助家長建立起適合孩子的教育系統,成功令到受訓兒童增強自信心,改善專注力、提昇自主學習能力。『課後三點半』讓公立學校的學生們放學後,在校園可享受到免費的素質課程;『未來創課』讓幼兒園的孩子們在幼兒園即可享受到高質量的創客教育。

  延伸閱讀:

  2016年6月,教育部印發《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提出有條件的地區要積極探索信息技術在『眾創空間』、跨學科學習(STEAM教育)、創客教育等新的教育模式中的應用。由『創客運動』引發的『創客教育』熱潮,正式進入國家層面的教育發展規劃。目前,創客教育僅在我國大、專院校較為普及,但在中、小學和幼兒園教育階段的推廣尚未大面積啟動。針對這一現狀,『未來創課』應運而生,它是由北大STEAM國際基礎教育研究中心聯合米果教育,網羅大陸、臺灣、日本、挪威、以色列等世界教育名家,根據我國青少年的成長特點共同研發的一系列創客類STEAM課程。旨在幫助廣大幼兒園、公立學校進行行之有效的素質創客教育,完善各自教育課程體系,讓創客的教育從娃娃開始抓起!

責任編輯:連冬雪

哈爾濱頻道記者原創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