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訊(記者 鄭通)近日,通河參與了國家稻米精深加工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研討會,並成功入選為聯盟理事單位。為通河的稻米深加工產業指出一條智慧路。

稻米深加工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研討會 圖片來源:通河縣政府網
27日,通河縣赴安徽省合肥市參加稻米精深加工產業技術創新聯盟2016年年會暨專業研討會。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孫寶國,國家糧食局倉儲與科技司司長張成志,科技部農村中心研究員、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稻米創新戰略聯盟秘書長陳良玉,亞洲最大糧食色選制造企業美亞光電集團,中國最大米線出口企業江西華達昌食品公司,亞洲最大米粉出口企業黃國糧業集團等75家糧食精深加工企業,以及武漢輕工大學,無錫江南大學等十餘個科研院所參加會議。
會上通河縣工業園區管委會全票入選稻米精深加工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理事單位,目前為黑龍江省第一家入選單位。與會專家和部分企業代表分別作了題為《我國稻米市場和產業形勢分析》《稻米行業六次產業價值再造》《利用水稻秸稈生產綠色建材的裝備研發新技術》等19項專題報告。
會中,通河縣分別與江西華達昌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鄭英乾,江西金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林,美亞光電董事長林茂先就米線和米蛋白精深加工項目進行了對接洽談,並推介了通河縣稻米產業的基礎和項目合作優勢。上述企業表示將於近期邀通河縣到其企業基地考察洽談。
會議期間,通河縣向聯盟秘書處提出擬請聯盟領導和專家於今年7月中旬到通河舉辦稻米精深加工產業技術創新論壇活動。
【相關資料】
什麼是稻米精深加工
稻米精深加工後產值有什麼變化?
據了解,稻米經過傳統方式粗加工成市售食用大米,產值增加20%左右;
經過精深加工,產值可增加5倍;
做成思念玉湯圓這樣的高端食品,可增值10倍。
所以,想讓小稻米得到大效益,精深加工乃是必走之路。
而國家稻米精深加工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是農業部和科技部重點支持的產業創新類組織。自2013年成立以來,先後吸納了『政、產、學、研、金』等領域150餘個成員單位,在稻米精深加工產業技術創新方面,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相信通河加入聯盟之後,稻米精深加工產業能夠迅速崛起,讓通河稻米從種得好轉為賣得好,讓通河稻米真正變成能致富的稻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