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創城工作中,香坊區依托智慧城區建設,充分利用信息、網絡等現代化管理手段,建立了我省首個『微信城管監督綜合平臺』,並進一步整合城市管理資源,開啟城市管理、執法、作業『三位一體』智慧城管新模式,將觸角延伸至村屯,達到城市管理全口徑、全概念、全方位。
一是建立『三位一體』新機制,管理網格化。香坊區改變過去各自為戰、多頭、重復管理(執法、作業)的弊端,以提昇全區城市管理水平為前提,重新整合管理、執法、作業資源,建立城市管理、執法、作業『三位一體』網格責任管理新模式。即:區城管局劃分8個管理執法網格區域,29個網格管理中隊,24個街鎮管理網格,網格內管理、執法人員、清掃保潔人員負責所有街路市容衛生環境管理工作。形成層層監管、時時監控、快速反應、及時處置,全覆蓋,無死角的城市管理新格局。3000多名街路保潔人員在負責各自網格區域內保潔任務的基礎上,又成為問題采集者,這在環衛保潔史上首開先河。
二是研發『微信城管監督綜合平臺』,管理智慧化。依托現代信息手段,搭建數字城管平臺,挖掘移動政務潛能,成功研發了我省首個模塊齊全、功能完備的『互聯網+城市管理監督綜合平臺』,助推『三位一體』智慧城管新模式。秉承『關注民生,服務百姓』的理念,著力打造市民投訴功能模塊,拉近政府和百姓距離,激發人民群眾積極參與的熱情,實現『人民城市人民管』的目標;圍繞『精准高效、務實創新』的原則,著重打造車輛運行管理模塊,提昇作業車輛效率,達到智能操作新高度;立足『服務民生、共享發展』的目標,著力研發12319督辦功能模塊,實現手機端案件精准推送,開啟資源共享新征程;聚焦『資源整合、智慧管理』的視角,全力構築數字城管四級平臺,延伸城市管理觸角,打通案件流轉的『最後一公裡』,塑造城市名片新亮點。
三是創新城鄉環衛一體化新格局,管理規范化。為建設美麗鄉村,徹底改變農村環境衛生髒亂差局面,重點對鄉村環境衛生整治和常態保潔制定了具體的實施細則,建立了全省首個農村專業保潔清運隊伍(香坊區村鎮清掃保潔運輸中心)。擔負著村屯320萬平方米街路及溝河280萬平方米的保潔清運任務,是一支集清掃、垃圾收集、拉運、小廣告清理、垃圾壓縮站、農村水衝公廁管護為一體的集機械化、規范化保潔隊伍。現有保潔和垃圾拉運人員725人,作業機械70臺套,由8個街路清掃保潔中隊和8支溝河清掃保潔中隊組成,日清運垃圾910餘噸。自運行以來,通過『三位一體』智慧化管理,每萬米1名保潔人員進行全方位保潔,清掃保潔、隨時清理亂貼亂畫質量標准已達到了從平面到立體、從街路到溝河『街淨河清』的目標,全區村屯環境衛生面貌大幅提昇。特別是在阿什河流域治理中,利用GPS經緯度定位系統對『三鎮兩辦』涉及的阿什河溝河河道、護坡起止點進行了精准測量,定崗、定責、定人,又配備水面收集船,高質量、高效率集中清理,全區溝河流域環境衛生明顯改善。在此基礎上,每年在村屯街路及河溝兩側種植花籽400餘斤、1萬棵餘丁香樹苗,美化街路和溝河沿岸的環境。村鎮清運中心的成立及規范化管理,不僅淨化、美化、靚化了農村環境,而且優化了區域經濟發展環境,拉動了產業項目的發展,提昇了香坊旅游品牌,薰衣草莊園、伏爾加莊園等游客絡繹不絕,成為迷人的哈爾濱之夏一道靚麗的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