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29日訊(記者 遲亦達)『這批貨物是從德國運來的,3個集裝箱貨值共18萬歐元,主要都是一些機械零部件,保稅區內的一家企業會對其進行加工和組裝』。哈爾濱市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工作人員周碩告訴記者。29日,來自德國的3個集裝箱貨物抵運哈爾濱綜合保稅區,這標志著哈爾濱綜保區進出口業務已經可以正式開展,即日起可對外辦理業務。

『這批貨物屬於保稅一線進口,相當於從境外直接進入綜合保稅區內,在進入綜保區後,不需要繳納關稅。』周碩說到。據悉,此次運來的德國進口零部件經組裝後將在7月3日正式下線。

哈爾濱綜合保稅區於2016年3月7日經國務院批准設立,批復規劃面積3.29平方公裡,其中一期圍網面積1.39平方公裡,今年3月10日順利通過國家十部委聯合驗收,5月2日就取得了代碼,代碼是所有業務的基礎。目前,區內保稅倉庫和廠房即將具備使用條件,報關報檢大廳、監管用房、辦公和休息用房等設施均達到相關標准要求,海關、檢驗檢疫局入駐所需辦公設施已全部按要求准備到位,海關關區代碼和地區編碼已全部獲批,通關運行各系統聯調聯試完畢,海關、檢驗檢疫辦事機構和人員已全部到位。

據哈爾濱市綜合保稅區招商服務中心負責人馬知賢介紹,貨物進入哈爾濱綜合保稅區時,工作人員坐在辦公中心內可以實時看到外面的情況,達到企業便捷化,海關工作效率也有所提高。通關時間減少了,企業成本降低了,現在的綜保區是一站式辦公服務,下一步國稅和市場監督管理局也會在辦公區內設立辦公點。


據了解,哈爾濱綜合保稅區目前已簽約企業39家,其中29家完成了工商注冊,主要從事國際貿易、保稅物流、跨境電商、加工制造等業務。企業入駐園區,可享受國家規定的進口保稅、出口退稅、區內免征增值稅和消費稅等政策。
哈爾濱綜合保稅區首批貨物順利通關入區將為龍江企業從事進出口業務提供完善平臺,為龍江內陸開放提供新的動力,有效助推龍江絲路帶戰略的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