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8月14日訊 近日,記者來到五常市喬府大院現代水稻產業園區,園區內千畝綠油油的稻田間,一群群的小鴨子在稻苗間穿梭。『這是我們的鴨稻米種植示范園區,從種植、施肥、除草到收割、加工、銷售,全程綠色有機無污染,消費者掃下外包裝的二維碼就可以直接追溯到種植生產全過程』。在稻田邊一個鴨捨前,喬府大院種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項文秀向記者介紹說。
『園區裡每畝稻田精准投放18只鴨子,增肥、增氧、增溫、除蟲、除草全靠鴨子,還能增加水中的氧氣含量和水的溫度,免去了人工費用還能保證稻米綠色有機無污染。』項文秀自豪地介紹說,『鴨稻米1畝地產量是200公斤,別看產量少,一畝地的毛利卻是普通稻米的10多倍。今年的1000畝鴨稻米1個多月前就已通過淘寶和網上眾籌平臺以最低49元每公斤的價格訂購一空,農戶每畝地最少多賺500元以上。』
據介紹,產業園成立前水稻種植都是散戶,還采用農藥和化學肥料耕作,稻花香品種的優勢沒有體現出來,大米賣不上好價,那時種得最好的大米最高纔賣每公斤10元。而合作社成立第二年,入社農戶的大米售價就提高到每公斤49元。2012年,當年五常市喬府大院農業股份有限公司注資的五常市金福泰農業股份有限公司,統一種植高品質的五常大米,公司以高於市場價格的標准給農民分紅,保證了農民的基本收益。以統購統銷的形式進行生產銷售,全程由合作社負責,並且在年終享有二次分紅。
由此,『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新型農業合作化模式鼓起了五常稻農的腰包,實現了由『種得好』向『賣得好』的轉變。喬府大院現代農業產業園目前參股農戶1700多戶,擁有水稻基地20萬畝,其中以鴨稻米為代表的1.5萬畝水稻通過300餘項檢測,達到歐盟綠色有機標准。園區內建有稻田觀景臺、觀光長廊和自行車環道,加上周邊農戶開的農家樂,已形成集基地建設、科技育種、有機種植、稻米加工、物流倉儲、網絡營銷、休閑旅游於一體的一二三產融合項目。
來到五常市農業物聯網服務中心大院裡,一架橘黃色的貝爾407直昇機正在昇空。五常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宋德旭介紹說,這是在進行日常施肥作業,中心有7架直昇機和200餘架無人機,作業半徑可以覆蓋五常市200萬畝水稻。
在中心智慧農業監控室,寬大的顯示屏上,一片片稻田裡的水位、含氧量、水溫等指數一目了然。輕點鼠標,五常市全部24個鄉鎮163個監測點位的210.7萬畝稻田實景一覽無餘。『這裡可以實現對五常大米生產全程監控、田間管理的遠程控制、農業技術遠程服務及五常大米全程溯源防偽。』宋德旭告訴記者,『五常大米香冠全國,除了山水賦予的天生麗質,後天養成至關重要。互聯網+農業工程的應用,纔是締造五常大米品牌傳奇的真正推手。』
宋德旭介紹說,五常市農業物聯網平臺服務的方式有兩種,一是田間布置300個監測點,通過監測點反饋信息,宏觀指導農業生產;二是給25000戶農民的手機安裝了智慧農業平臺APP,用於農技專家與農戶的實時互動指導。『在手機上就可以預約各種農機,就跟你們城裡人都用的叫車APP一樣,可省心了。』衛國鄉農戶趙武海說。
此外,五常市農業物聯網服務的功能還有水稻溯源、社會化服務、農產品電子信息、政務資源四大服務體系,由大數據與專家雲兩大平臺配合服務,讓消費者能買到真正的五常大米。目前,五常市農業物聯網正在研發大數據4.0平臺,統計了五常市農、林、牧、副、漁的綜合數據,逐項分析了水稻、玉米、大豆等農作物近幾年的價格走勢及銷售總量,將來會為五常市農業生產提供更加精准的數據支持。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聚焦項目實體提供服務 通河縣全力推進產業項目落地投產2021/08/29
- 趙薇作品被多平臺除名2021/08/27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
- 齊齊哈爾市碾子山區: 『小』城市打造志願
- 張慶偉:持續提昇管理保護質量和水平 努力
- 哈爾濱市建立經營業戶誠信管理機制 3次違
- @高考生!多所駐慶高校招生計劃和方案已提
- 高考期間大慶天氣『和風陣雨』 最高氣溫29
- 大慶孤兒保障再昇級 最新政策走在全國前列
- 哈爾濱機場第二通道 迎賓路高架橋施工忙
- 首批"提速辦"事項清單公布 失業登記3個工作
- 『五個一百』,浸潤心靈的力量
- 27日新增確診21例 其中本土1例(在雲南)
- 紅色血脈——黨史軍史上的今天|8月28日 重慶談判
- 構建清朗網絡空間,給網絡活力護航 為網絡正氣橕腰
- 窮兵黷武只會使問題越來越多(鍾聲)
- 多國研究發現新冠病毒可能早已存在
- 州長換人 紐約州新冠死亡人數『追加』1.2萬
- 埃塞俄比亞地方暴力衝突造成至少210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