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月4日訊 近兩年,隨著哈爾濱市把新能源納入供熱規劃,污水源熱泵技術、燃氣節能技術、蓄熱式電鍋爐等新技術開始落地,成為新型熱源。2018年,又有一批新能源供熱項目落地,規模也開始變大,單個熱源從最初的幾萬平方米,發展到百萬平方米。新能源供熱東風已來,方興未艾。
新型熱源讓居民企業社會三贏
供熱是冬季最大的民生。如今,哈爾濱市在解決了供熱質量問題後,居民對優良環境的向往日益高漲。因此,拆除燃煤鍋爐後,建設什麼樣的熱源成為一個新選擇。
近日,記者在南崗區鼎新二道街28號的供熱鍋爐房現場看到,原來堆積如山的煤堆消失了,盡管大煙囪還立在那裡,但不見冒煙。走進鍋爐房,從二層到三層,記者看到兩排鍋爐鋪滿面積不大的整間屋子,有的是單臺鍋爐,有的是雙臺鍋爐合在一起。
『我們是為了適應鍋爐房條件,把兩臺鍋爐合在一起,減少佔地面積。這裡共安裝了40臺污水源熱泵鍋爐機組,目前23臺在運行。根據這裡的污水流量,公司設計了供熱能力為100萬平方米熱源。』哈爾濱南崗房產經營公司花園物業第一分公司副經理王碌告訴記者。
在主控制室,記者看到室內大屏幕上面顯示著所有的供熱鍋爐及管網運行情況。當時室外是零下13℃,大屏幕顯示管網出水溫度為48℃,回水溫度為40℃。技術人員李進告訴記者:『這個溫度可以保證居民室內溫度最低19℃、最高25℃。我們現在的污水溫度是14℃,從中提取4℃即可。現在的機組是污水直接進入換熱,效率更高,還節省佔地面積。』
緊挨鍋爐房居住的居民王先生告訴記者,以前這裡烏煙瘴氣,冬天窗臺都是一層黑灰。『今年冬天好過了,再也不用遭受嗆人的煤煙了。』
哈爾濱市供熱辦負責人告訴記者,盡管20噸以上的小鍋爐供熱質量沒問題,但對周邊環境仍有影響,因此2018年拆除了許多20噸到65噸的鍋爐,如工大復華鍋爐房拆除了兩臺65噸、3臺30噸的燃煤鍋爐,友誼新天地鍋爐房拆除了兩臺65噸、一臺40噸的鍋爐。全市通過拆並燃煤鍋爐利用清潔能源和新能源供熱面積超過1000萬平方米。
新能源應用於供熱的規模也在擴大,供熱企業躍躍欲試。哈投集團2017年試點了5萬平方米污水源熱泵技術,2018年增加到100萬平方米。2018年,哈爾濱市熱力公司新上了兩臺20噸燃氣鍋爐,作為調峰鍋爐。捷能熱力公司正在研究利用松北區的污水集中排放優勢,著手新型熱源的謀劃。
新能源進入供熱領域,給哈爾濱市帶來了積極影響。新型熱源降低或沒有了排放物,消滅了污染源,改善了居民居住環境,供熱企業獲得了更優質的熱源,整個城市污染物的排放在減少,實現了城市居民、供熱企業、社會的『三贏』。

技術人員在巡檢污水源熱泵鍋爐。李寶森 攝
新能源供熱大有可為
哈爾濱市未來規劃是逐年減少污染物排放量,同時保持良好的供熱質量。但隨著城市的發展,每年的房屋數量都在增加。要實現這樣的規劃目標,應用新能源供熱是大勢所趨。據哈爾濱市供熱辦負責人介紹,目前全市新能源供熱面積尚不足全市的2%,因此未來新能源供熱的發展空間巨大。
近年來,新能源供熱技術層出不窮,有的已經多年試點。如發掘城市污水資源的污水源熱泵技術等。該項技術,哈爾濱市已經將其列入供熱規劃。近日,記者在采訪2018年新上的百萬規模污水源熱泵新熱源時,有專家告訴記者,哈爾濱市每天百萬噸污水就是最好的資源,而且全市污水已經實現集中收集和排放,還在最下端建設了污水處理廠。目前,市區內的馬家溝、何家溝沿途是污水收集的主管網,完全可以像沿河開發水電站一樣,梯級開發全市的污水資源,這將形成一個巨大的新型熱源市場。
據污水源熱泵公司工大金濤負責人呂永慶介紹,這項技術只提取4℃水溫,而這兩條污水主管網的污水溫度隨著沿途的排放,每隔三四公裡就可恢復到原來的溫度,還可以繼續提取。再加上污水處理廠排出的大量廢水又可以提取,因此可以建設更大規模的熱源。據粗略測算,全市污水提取的熱可供熱至少4000萬平方米以上。
燃氣供熱技術已經是全國應用的成熟技術。2019年,俄羅斯天然氣從我省進入後,哈爾濱將擁有充足的氣源。如果未來天然氣使用量達到10億立方米,供熱將佔到用氣量的70%~80%。在應用供熱方面,熱電聯產、區域燃氣鍋爐、分布式燃氣應用等四季使用最可觀。
新能源唱主角還需扶持
新能源供熱是新生事物,應加強深入挖掘和應用,需要政府牽頭引導各方面協作共贏,讓新能源快速進入供熱領域,並穩步發展壯大。這是供熱企業和有關專家的共識。
『目前,政府已經把新能源供熱納入供熱規劃,但對新能源要做詳細規劃,凡是能生產或使用新能源的區域,燃煤供熱就要讓步。要讓新能源在未來供熱發展中成為主角,成為主熱源。同時,政府也應該有相應的措施和量化目標,促進供熱企業應用新能源。』北京煤氣設計院東北分院的專家張先生說。
供熱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新能源應用前期投入比較大,如何引進投資很重要。同時各相關部門的配合也至關重要。新能源供熱都離不開電力。我省風力發電能力很強,如果政府能夠協調電力相關企業與供熱企業協作起來,通過價格協商,各方都承擔一部分,把價格降下來,讓風電大量應用於供熱領域,各方都會受益。
專家建議,在推動新能源使用上,政府應該出臺系列鼓勵政策,比如成立促進基金、引導社會資金進入、財政補貼或稅收減免等,使該領域形成政策窪地,在一段時間內,吸引大批資金進入,形成規模應用。這樣一來,居民供熱質量得到保證,環境得到改善,實現全市逐年降低污染物排放的目標。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全省首推 哈經開區、平房區發布首批『免申即享』事項清單2021/08/19
- 牛!小伙推倒2萬多張多米諾牌再現38個奪金時刻2021/08/10
- 32支球隊參與北京首屆『社區杯』八人制足球賽決賽階段角逐2021/05/10
- 齊齊哈爾市碾子山區: 『小』城市打造志願
- 張慶偉:持續提昇管理保護質量和水平 努力
- 哈爾濱市建立經營業戶誠信管理機制 3次違
- @高考生!多所駐慶高校招生計劃和方案已提
- 高考期間大慶天氣『和風陣雨』 最高氣溫29
- 大慶孤兒保障再昇級 最新政策走在全國前列
- 哈爾濱機場第二通道 迎賓路高架橋施工忙
- 首批"提速辦"事項清單公布 失業登記3個工作
- 昨日新增4例本土確診,上海3例江蘇1例
- 『一帶一路』合作助力戰疫情、穩經濟
- 8月23日5時35分『處暑』:歲歲秋相似,新涼直萬金
- 公安機關積極維護新業態新領域安全穩定
- 美國『基礎病』:『美式軍事乾預』的喪鍾已敲響
- 補壹刀:BBC,又推出一個新『演員』!
- 中新網評:美國的散毒四部曲,不愧是『實力坑隊友』
- 尼日利亞學者:出於政治動機的新冠溯源阻礙全球抗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