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22日訊(記者 王北北 張雋珊)『綠水青山是金山銀山,黑龍江的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習總書記用簡短的話語把『振興東北』和『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兩項工作辨證結合起來,既突出了環境保護工作在振興東北戰略舉措中的重要地位,又為黑龍江經濟的發展指明了一條發揮資源環境的優勢的捷徑。
作為擁有著豐富的冰雪文化積淀的哈爾濱,經過20多年的發展,以哈爾濱國際冰雪節為標志的冰雪旅游活動,在組織、規模、內容、持續時間、國際影響力與參與度等方面都具有較高影響力。為確保優勢,民盟哈爾濱市委建議,進一步整合旅游資源,增加時尚元素,拓展冰雪旅游文化范疇,打造冰雪旅游文化產業集群,形成國模集聚效應。
市政協委員孫恩正認為,旅游產業的發展能夠有力地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特別是促進第三產業發展;能夠開拓新的就業領域,擴大就業面和就業量;能夠在對外開放聯系中發揮先導和橋梁作用,促進經濟、科技、文化交流與合作。
孫恩正建議,要加強哈爾濱市旅游產業建設,突出特色旅游產品和資源,加強宣傳推介。要圍繞特色旅游,加強推進配套旅游設施的建設,並嚴格規范旅游市場秩序,大力推進文明旅游,構築旅游安全保障網,創造文明、安全、便捷、舒適、高效的旅游環境。
在如何加快哈市旅游業發展的問題上,民進哈爾濱市委員會副主委、市政協委員赫維辛建議,提高各級政府對旅游業發展的重視程度。應將旅游業發展作為重要產業列入全市發展的重要日程。盡快組建『哈爾濱市旅游發展研究中心』,協調各方面發展問題,發揮這一機構統籌管理功能,負責全市旅游業規劃、創新、諮詢、指導等職責,補齊各項短板。動員各大銀行設立旅游發展基金,拓展對外融資,出臺各項優惠政策,真正解決旅游景區發展基礎資金短缺問題。
市政協委員張美華在建議中提出,隨著全民健身的昇溫,體育旅游更加受到大家的歡迎。體育旅游不僅有利於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的體育和旅游需求,而且有利於擴大內需、增加就業、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張美華認為,哈爾濱市具備發展體育旅游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
張美華建議,積極培育體育旅游賽事活動市場,支持群眾參與度高、民俗風情濃郁的地區性體育旅游節事活動發展。開展體育旅游產業示范工作,重點發展冰雪運動旅游、汽車露營地、濱水運動旅游、馬術俱樂部、自行車、登山、攀岩等時尚體育旅游新產品、新業態,加緊制定體育旅游示范基地標准,構建一系列凸顯哈爾濱地域性及文化性的特色體育旅游產業項目。以體育賽事活動、民族體育項目、健身休閑運動等為重點,加大哈爾濱體育旅游產品的推廣力度。壯大體育旅游市場的主體,鼓勵發展專業體育旅游服務機構,扶持一批發展潛力大的體育旅游企業,推動體育旅游企業的兼並重組。全面提昇體育旅游裝備制造實力,自主培育一批體育旅游骨乾企業和品牌,鼓勵發展游艇、房車等配套材料、設備及零部件制造等,形成較為完善的配套產業體系。
此外,為加強哈爾濱文化旅游業可持續發展,哈爾濱市政協委員王玉玲認為,哈爾濱作為『老工業基地』,工業文明的文化資源稟賦雄厚,『三大動力』、『哈飛』『哈軸』、『哈量』等大型國有企業是哈爾濱獨有的特色工業資源。哈市應以『老工業基地』的工業文化為資源,深度發掘工業文化旅游資源項目。
王玉玲建議,哈爾濱要緊緊圍繞歷史遺址和工業文脈,發掘獨具特色的文化資源並長遠規劃其定位方向,探究旅游與文化的產業耦合路徑。在制定工業文化旅游發展戰略中,要基於哈爾濱市旅游業發展現實,更加深度發掘與還原文化資源本色,明確以『旅游+文化+科技』展示工業旅游文化創意,高標准實現現階段的旅游業結構調整、發展方式的有效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