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在哈爾濱市的一些街頭巷尾,你有時就會看到,一些另類的車輛,它們身上積滿了灰塵,車胎乾癟無氣,從來沒見挪過窩,這些有礙觀瞻的『死車』被統稱為『僵屍車』。它們不僅影響市容市貌,甚至阻礙交通帶來安全隱患,它們是市民的眼中釘,自然就成為了道裡區零容忍的對象。
東北網3月6日訊(記者 張雋珊)『植物大戰僵屍』游戲中,僵屍可以通過植物來消滅,那麼『僵屍車』該如何來清理呢?
大戰『僵屍車』,道裡有真經。

執法人員正在強制拖移一輛車牌號為黑AP8897的銀色面包『僵屍車』。東北網記者 張雋珊攝
探索城市管理道裡區首開先河
2016年12月8日,哈爾濱市道裡區利用一個月的時間通過調查摸底、地毯式排查、集中清理整頓,全面『殲滅』區域內的『僵屍車、貓冬車』,並建立長效管控機制。截至目前,1469臺『僵屍車、貓冬車』在專用停車場『安家』,集中整治行動取得階段性成果。
目前,道裡區共有小區、庭院1899個,據不完全統計,『僵屍車、貓冬車』已由2014年的400餘輛增加至現在的近千輛。這些車輛違法佔用行車道、違規佔用公眾空間、堵塞消防通道、嚴重影響市容觀瞻和居民出行,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公共道路上的停車位資源是屬於大家的,今後個別駕駛員再想把『僵屍車』在馬路兩側一放了之,在道裡區肯定是行不通了。
道裡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岳立娟表示,『此次專項整治工作時間緊、任務重,涉及部門多,綜合性較強,牽扯百姓切身利益。而且,沒有其它省市經驗可供借鑒,道裡區首開先河。在開展工作之前,我們認真查找並學習與交通管理、物業管理、公民權相關的《道路交通安全法》、《消防法》、《物權法》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完善產權保護制依法保護產權的意見》等法律法規,在集中清理過程中,切實做到有理有據、依規依法、文明執法。』
據悉,此次整治是道裡區十一次黨代會部署的重點工作『庭院即我家』工程的第一個措施。整治區域為道裡區城區所有規劃道路(三環以內)、公共停車場、背街小巷、社區庭院及其它公共空間,整治對象包括『僵屍車、貓冬車』、各類機動車、三輪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