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哈爾濱  >  南崗區
搜 索
16.5公裡馬家溝生態廊道即將全線貫通,走起!
2023-05-15 09:37:00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邢漢夫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一條條綠色環抱的景觀慢道曲徑通幽,一座座跨河景觀橋梁彰顯城市歐陸風情。為了讓百姓能夠近距離感受馬家溝沿岸風光,哈爾濱市陸續啟動馬家溝香坊段、南崗段及道外段的生態廊道建設,目前,這些項目已陸續投用,預計6月底前全部建成,屆時長達16.5公裡的馬家溝生態廊道將全線貫通,冰城市民又多了一處親近自然的休閑打卡地。

  近日,記者在剛剛建成投用的馬家溝和興路段看到,河道坡岸整潔乾淨,河道裡清水流淌,兩岸綠草沿坡地四處蔓延,新建的慢道、親水平臺等組成的沿岸景觀廊道與新建的市民休閑廣場有效銜接,附近居民們在廣場漫步健身,一派宜人舒適的景象。

  記者注意到,已有市民站在新建親水平臺上眺望,兩岸新栽種的草地、綠樹綠意盎然,遠處高樓若隱若現,美不勝收。常來此處遛彎的市民孫先生告訴記者,在他的記憶中,上世紀50年代,馬家溝河水清澈,到了上世紀80年代,馬家溝成了臭水溝。提起治理後的馬家溝,老人一臉喜悅地說:『自從馬家溝治理後,沿岸居民告別了臭氣熏人的垃圾溝,現在不但實現清水入河,還鋪設了親水平臺和慢道,政府真是為百姓乾了一件大好事兒。』

  『近年來,哈市重點打造馬家溝兩岸森林式景觀生態長廊,讓沿線居民出門就可親水近綠、休閑娛樂。通過新建兩岸慢行道路、棧橋、休閑廣場及新增綠化等方式,進一步拓展沿岸親水近綠及娛樂空間,不僅改變了馬家溝沿岸的舊貌,更提昇了周邊居民的幸福指數。』哈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馬家溝沿線北起一匡街,南至富民村兩側全長16.5公裡已建設完成,今年將在6月末前完成馬家溝沿線朝陽新路斷點打通工程,屆時,將實現香坊區、平房區、南崗區馬家溝全線貫通。

  新建成的馬家溝綠道

  馬家溝實現清水入河一直是沿岸居民最大的願望,為此,哈市積極協調相關部門破解馬家溝無天然補給水源的難題。目前,馬家溝上游已形成兩個穩定的清水水源,徹底實現清水入河。

  記者采訪中了解到,近年來,哈市將馬家溝河道景觀改造作為重大民生工程,先後啟動了馬家溝清水景觀改造及河道改造工程。今年,哈市以打造『宜居幸福之都』為目標,以『水清、岸綠、景美、路暢、城秀、民樂』為總體設計,堅持慢道貫通的建設原則,將多個河道慢行斷點進行連通。目前,馬家溝沿岸已經形成慢行道路網體系暢通、健身廣場與親水平臺交錯延伸、綠色生態景觀廊道讓沿岸居民詩意棲居的城市生態走廊。

  一條條綠色環抱的景觀慢道曲徑通幽,一座座跨河景觀橋梁彰顯城市歐陸風情。為了讓百姓能夠近距離感受馬家溝沿岸風光,哈爾濱市陸續啟動馬家溝香坊段、南崗段及道外段的生態廊道建設,目前,這些項目已陸續投用,預計6月底前全部建成,屆時長達16.5公裡的馬家溝生態廊道將全線貫通,冰城市民又多了一處親近自然的休閑打卡地。

  近日,記者在剛剛建成投用的馬家溝和興路段看到,河道坡岸整潔乾淨,河道裡清水流淌,兩岸綠草沿坡地四處蔓延,新建的慢道、親水平臺等組成的沿岸景觀廊道與新建的市民休閑廣場有效銜接,附近居民們在廣場漫步健身,一派宜人舒適的景象。

  記者注意到,已有市民站在新建親水平臺上眺望,兩岸新栽種的草地、綠樹綠意盎然,遠處高樓若隱若現,美不勝收。常來此處遛彎的市民孫先生告訴記者,在他的記憶中,上世紀50年代,馬家溝河水清澈,到了上世紀80年代,馬家溝成了臭水溝。提起治理後的馬家溝,老人一臉喜悅地說:『自從馬家溝治理後,沿岸居民告別了臭氣熏人的垃圾溝,現在不但實現清水入河,還鋪設了親水平臺和慢道,政府真是為百姓乾了一件大好事兒。』

  『近年來,哈市重點打造馬家溝兩岸森林式景觀生態長廊,讓沿線居民出門就可親水近綠、休閑娛樂。通過新建兩岸慢行道路、棧橋、休閑廣場及新增綠化等方式,進一步拓展沿岸親水近綠及娛樂空間,不僅改變了馬家溝沿岸的舊貌,更提昇了周邊居民的幸福指數。』哈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馬家溝沿線北起一匡街,南至富民村兩側全長16.5公裡已建設完成,今年將在6月末前完成馬家溝沿線朝陽新路斷點打通工程,屆時,將實現香坊區、平房區、南崗區馬家溝全線貫通。

  馬家溝實現清水入河一直是沿岸居民最大的願望,為此,哈市積極協調相關部門破解馬家溝無天然補給水源的難題。目前,馬家溝上游已形成兩個穩定的清水水源,徹底實現清水入河。

  記者采訪中了解到,近年來,哈市將馬家溝河道景觀改造作為重大民生工程,先後啟動了馬家溝清水景觀改造及河道改造工程。今年,哈市以打造『宜居幸福之都』為目標,以『水清、岸綠、景美、路暢、城秀、民樂』為總體設計,堅持慢道貫通的建設原則,將多個河道慢行斷點進行連通。目前,馬家溝沿岸已經形成慢行道路網體系暢通、健身廣場與親水平臺交錯延伸、綠色生態景觀廊道讓沿岸居民詩意棲居的城市生態走廊。

責任編輯:趙研均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