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邁入全國文明城市行列
-『哈洽會』昇級為中俄博覽會
-哈爾濱冰雪節躍居世界四大冰雪節之首
-被國務院評為全國創業先進城市
在備受關注的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排行榜上,哈爾濱連續5年躋身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排行榜前10位。
『民惟邦本,本固邦寧』。民生是城市幸福之基、社會和諧之本,也是哈爾濱持之以恆的發力所在。
大美冰城走向現代化國際化
這是一幅日新月異的城市容顏——
經過三年創城攻堅,哈市成功邁入全國文明城市行列。
新建改造城市道路820公裡,路網體系不斷完善,跨江交通更加便捷,『一江居中、兩岸繁榮』發展格局基本形成;
哈大、哈齊高鐵正式開通,地鐵1號線載客運營,3號線一期通車試運行,哈爾濱步入高鐵、地鐵時代;
太平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由2011年的784萬人次提高到1627萬人次,躍昇東北地區機場首位;
猶太老會堂、中華巴洛克等特色街區再現歷史風貌,具有國際水准的哈爾濱大劇院、音樂廳、中東鐵路公園成為彰顯城市魅力的新地標;
『哈洽會』昇級為中俄博覽會,哈爾濱冰雪節躍居世界四大冰雪節之首,『迷人的哈爾濱之夏』旅游文化時尚活動成為城市新的靚麗名片;
成功舉辦國際馬拉松、F1摩托艇等重大賽事,城市吸引力和影響力持續攀昇,書寫了哈爾濱現代化國際化城市建設新篇章。
五年的實踐證明,持續提昇城市承載功能和形象品質是順應人民群眾期待、增強城市競爭力的現實選擇,只要始終堅持以人為本,推動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全方位昇級,哈爾濱就一定會更加和諧宜居、更富發展活力。
惠民行動持續增進百姓福祉
這是一張溫暖厚重的民生賬單——
城鄉居民收入分別達到33190元和14438.9元,年均分別增長9.6%和12%,均高於同期GDP增速;
城鄉低保標准由每人每月360元和每年1350元提高到580元和3744元;
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由人均每月1264元提高到2210元,增幅居東北地區之首;
城鎮累計新增就業62.8萬人,年轉移農村勞動力超過140萬人次,被國務院評為全國創業先進城市;
建成各類保障房14.36萬套,改造農村泥草房、危房23萬戶,城鄉居民住房條件明顯改善;
精准扶貧脫貧成效顯著,139個貧困村、18.78萬貧困人口實現脫貧……
五年來,全市財政用於民生支出佔總支出的70%以上,帶動惠民行動項目投資超過1320億元。人民群眾在改革發展中有了更多獲得感,城市凝聚力和向心力顯著增強。
站在繼往開來的重要歷史節點,哈爾濱市政府莊嚴宣告:本屆政府作出的惠民承諾全面兌現。
聚沙成塔,滴水穿石。以人為本,任重道遠。
五年的實踐證明,抓民生也是抓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站,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必須持之以恆、常抓不懈,努力走出一條基本民生得到改善、百姓福祉不斷提高、小康社會全面實現的新路子。
日日行,不怕千萬裡;常常做,不怕千萬難。
一個更加和諧宜居、更具幸福感的哈爾濱,就在眼前。
民生事業
政府惠民承諾全面兌現
人民群眾在改革發展中有了更多獲得感
報告實錄
人民生活明顯改善——
城鄉居民收入分別達到33190元和14438.9元,年均分別增長9.6%和12%,均高於同期GDP增速。城鄉低保標准由每人每月360元和每年1350元提高到580元和3744元。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由人均每月1264元提高到2210元,增幅居東北地區之首。城鎮累計新增就業62.8萬人,年轉移農村勞動力超過140萬人次,被國務院評為全國創業先進城市。建成各類保障房14.36萬套,改造農村泥草房、危房23萬戶,城鄉居民住房條件明顯改善。精准扶貧脫貧成效顯著,139個貧困村、18.78萬貧困人口實現脫貧。本屆政府作出的惠民承諾全面兌現。
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續增進人民群眾福祉——
全市財政用於民生支出佔總支出的70%以上。大幅提高社會保障能力。穩步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基本養老保險實現政策全覆蓋。在全省率先實施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啟動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市級統籌,異地就醫即時結算業務走在全國前列。發放各類社會救助金69億元,惠及城鄉困難群眾達274.7萬人次。全市各類養老機構床位由2011年的3.2萬張增加到4.8萬張,城市社區日間照料中心和居家養老服務站實現全覆蓋。
妥善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物業管理、冬季供暖等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創建市級以上物業管理示范小區354個,維修老舊住宅2284萬平方米。新增集中供熱能力8192萬平方米。
財政支出七成投向民生
文化就業公共交通教育住房社會保障醫療
延伸閱讀
冰城最大棚戶區避險搬遷
2014年7月,哈爾濱市主城區內面積最大的棚戶區——道外區新一街道辦事處水源社區、聯合社區、橋東社區等地區啟動避險搬遷工作。1.5萬戶內澇居民全部得到避險搬遷安置。
城市管理
地下綜合管廊建設進度全國居首
報告實錄
『公交都市』創建走在全國前列
累計投入2170多億元,新建改造道路468條、橋涵120座。沿江景觀大道、三環路江南江北實現貫通,進鄉街高架橋、保健路地道橋、和諧大道跨線橋建成通車,城市現代化交通體系逐步完善。
新建改造源網廠站67座,改造各類管網3100公裡,地下綜合管廊建設進度居全國首批10個試點城市之首,『智慧管網』地理信息系統投入使用,城市運行保障能力顯著提昇。新改擴建停車場92處、公交場站94座,新增大容量環保公交車3500臺,『公交都市』創建工作始終走在全國前列。
主乾街路環衛機械化全覆蓋
推動管理重心下移,強化區街主體責任,主乾街路環衛機械化作業實現全覆蓋,主城區垃圾密閉運輸率達100%。創建環境衛生達標街路280條,改造老舊居民庭院1454個,清理違規牌匾廣告86萬餘處,違法小廣告、沿江岸線船舶亂停亂靠等城市頑疾得到有效治理。拆除各類違法建築2.4萬處、950.8萬平方米。堅定實施綠色清冰雪,確保了冬季城市運行通暢和環境整潔,彰顯了冰雪城市的特色魅力。
數字點睛
3100公裡:
改造各類管網3100公裡。
3500臺:
新增大容量環保公交車3500臺。
100%:
主城區垃圾密閉運輸率達100%。
1454個:
改造老舊居民庭院1454個。
生態環境
何家溝治理獲人居環境范例獎
2016年好天279天比上年增52天
報告實錄
從嚴管控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編制環境總體規劃,初步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區2.3萬平方公裡。深入落實國家大氣、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拆並10噸及以下燃煤鍋爐2740臺,淘汰黃標車及老舊車10.2萬輛,秸稈綜合利用率提高到63%。2016年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279天,比上年增加52天。
新增城鎮污水處理廠11座,城市污水集中處理率提高到91%。城市內河治理取得重大突破,馬家溝實現清水入河,何家溝治理工程榮獲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人工造林53.7萬畝,城區新植樹木255萬株,新增綠地688公頃,人居環境得到明顯改善。
哈機場旅客吞吐量居東北之首
太平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
2011年
784萬人次
2016年
1627萬人次
報告實錄
城市功能品質大幅提昇。新建改造城市道路820公裡,路網體系不斷完善,跨江交通更加便捷,『一江居中、兩岸繁榮』發展格局基本形成。哈大、哈齊高鐵正式開通,地鐵1號線載客運營,3號線一期通車試運行,哈爾濱步入高鐵、地鐵時代。太平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由2011年的784萬人次提高到1627萬人次,躍昇東北地區機場首位。猶太老會堂、中華巴洛克等特色街區再現歷史風貌,具有國際水准的哈爾濱大劇院、音樂廳、中東鐵路公園成為彰顯城市魅力的新地標。『哈洽會』昇級為中俄博覽會,哈爾濱冰雪節躍居世界四大冰雪節之首,『迷人的哈爾濱之夏』旅游文化時尚活動成為城市新的靚麗名片,成功舉辦國際馬拉松、F1摩托艇等重大賽事,城市吸引力和影響力持續攀昇。
哈爾濱步入高鐵地鐵時代
-哈大、哈齊高鐵正式開通
-地鐵1號線載客運營
-地鐵3號線一期通車試運行
大事回放
『哈馬』跑出城市新高度
2016年8月28日,首屆哈爾濱國際馬拉松賽在中央大街鳴槍開賽。來自世界33個國家和地區的近3萬名選手在26℃的氣溫下『清爽』開跑。
本屆『哈馬』是哈爾濱首次舉辦國際性的馬拉松比賽。賽事分為全程馬拉松5280人、半程馬拉松6725人、其餘為迷你馬拉松,總計近3萬人。
為突出哈爾濱冰城夏都的旅游資源,本次賽事組委會特意將百年老街中央大街、松花江濕地、太陽島公園等享譽中外的景觀設置在比賽線路沿途。『哈馬』不僅傳遞出積極健康的運動理念,還將哈爾濱豐富的旅游資源展示給向全世界。
公共服務
所有基層醫療機構
全部取消藥物加成
報告實錄
不斷提昇基本公共服務水平。新改擴建公辦幼兒園268所、中小學校65所,創建素質教育特色學校91所、職業教育實訓基地47個,組建義務教育集團化聯盟70個,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全部就讀公辦學校。
道裡、方正『雲醫療』信息化平臺建成使用。市第一醫院改革成效明顯,縣級公立醫院及所有基層醫療機構全部取消藥物加成。
哈夏音樂會等群眾性文化活動影響力不斷擴大,國際油畫展示交易中心、『731』遺址新館、市規劃展覽館等一批文化館所建成開放,城鄉公共文化服務網絡和城區健身設施實現全覆蓋。
新改擴建公辦幼兒園268所
新改擴建中小學校65所
創建素質教育特色學校91所
組建義務教育集團化聯盟70個
創建職業教育實訓基地47個
大事回放
冰城規劃館見證城市發展
2014年4月,哈爾濱規劃展覽館落成並向市民開放。哈爾濱規劃展覽館佔地面積88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21285平方米。選址在美麗的松花江畔,東鄰人民廣場,南鄰友誼公園,是市政府城建十大重點工程之一。
規劃館以『留下歷史印記,引領城市未來』為主題,按照歷史、現在和未來的脈絡,通過各種高科技手段生動形象地展示了城市的發展歷程和未來規劃藍圖。哈爾濱規劃展覽館是城市重要的基礎設施,也是海內外游客宣傳、展示哈爾濱城市歷史變遷、發展現狀和遠景規劃的重要窗口。